什么是中国保险密度?

沃子妍沃子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保费收入/GDP 的值就是该国的保险密度,单位为每人美元。比如,2016 年中国人均保费收入为 374 美金(国人人均年收入约为 9850 美金),则人均保险密度为 374/9850*100=3.8%。 而美国这一指标为 1189 美元/人,是中国的 3倍多;日本为 769 美元/人,是中国的两倍;英国为人均保费 669 美元,是中国人的 1.7 倍。可见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虽然国内保险密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近年来增长迅速。以寿险为例,在经历了 2003-2005 年的负增长后,从 2006年开始,行业实现持续高速增长,到 2016 年全国寿险保单件数已经达到 51亿件,按人口平均计算,相当于 14.6 人拥有约 1份寿险保单,比 2006 年增加了近 6 亿人持有保单,增长了 75%左右,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仅增长了 42%。

同时,我国的保险深度也有显著提高。2016 年全国保费收入 2.8 万亿元,占当年 GDP的 4.7%,比 2006年提高了 2.3 个百分点。其中,寿险保费收入 1.6万亿元,占 GDP 的比重达到 2.7%,与 2006 年相比提升了 2.2 个百分点。

明小晶明小晶优质答主

保险密度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指标,它指每个人平均拥有的保险金额,反映的是该国或者地区的保险发展程度。因此,可以用保险密度来反映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或者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不同时期的保险发展水平,是一个描述性指标。因此,在使用这个指标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不能仅以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保险密度来评价这个国家的保险发展得好不好。因为,一些经济较为落后,总体收入不高的国家或者地区,人均拥有的保险金额不会太多,保险密度就比较低,但是在这个国家或者地区内,人们的保险需求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满足,照样可以称为保险发展得好了。因此,保险密度更多的是一个用来衡量地区间或者时点上差异的分析性指标。

当然,从目前我国保险密度较低这个数值来看,意味着我国广大民众仍然可以进一步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在收入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为家庭配置更多的保险,来提高自己的保险保障水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