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息的影响吗?
1.首先,中国央行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属于“预防性”调节,而非“对冲性/回应式”(反通胀)的调节。 前者指的是央行的加息行为并不是由当前过高 的通胀所带来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导致的;后者指央行加息是对冲大宗商品上涨、国际汇率波动等所带来的人民币贬值压力。 判断货币政策取向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看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即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如7天期回购利率)向存款基准利率的锚定程度。通常情况下,当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高于存款基准利率时,表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传导效应强于存款基准利率,此时货币政策取向为“紧”。反之,则为“松”。
2.本次加息后,政策利率与存款基准利率之间缺口扩大,意味着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效应增强,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正常化”。但考虑到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大、通涨仍然温和,因此当前的货币政策是“稳健偏紧”。
3.此次调整之后,中长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已经显著上升,反映预期通胀率上行,这也会推动长期利率进一步调整。短期来看,资金面的紧张局面短期内难以迅速缓解,预计短期利率仍有上行空间。 但是,如果经济下行压力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政策层面仍然可能适时采取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也就是说,在特定情况下,流动性供给会重新放松,利率有可能再次下降。目前的利率水平并非固定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