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降税?
一、我国的GDP是核算制的,名义GDP每年都涨很多,然而实际GDP其实没涨多少。二、我国税收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下降。三、我国政府负债率(预算内负债+地方政府债务)已经达到50%以上,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水平;而税收和GDP的比值在国际比较中不高不低,排在中游。四、2014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出现显著分化,地方财政困难显现。 五、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负担很重,利润率低微薄甚至亏损。六、民生支出压力很大,教育、医疗、社保等需要加大投入力度。
基于上述原因,政府选择适当降低税率,以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加强税收监管,提高税收效率,是一个符合宏观经济发展需要的正确决策。
当然这个降税幅度是有考虑的。从全球范围看,大多数国家的税收都是横向调节,也就是累进税制,只有少数国家实施的是纵向调节,即累退税制。我国目前还维持着传统的大税种、宽税基、高税率的税制模式,这意味着税收增幅与GDP增幅基本保持一致,这是符合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的。
一方面,经济增速下行动力不足,另一方面税负转嫁能力很差,第三产业比重又很低,不能有效发挥税收对消费的调节作用,因此现在降低企业的税率是最合理的选择。
降税旨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目的正是满足人民多样化消费需求,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expanding choices for China’s consumers and promoting consumer upgrades。
关税下调后,将有助于降低相关产品的内地市场零售价格,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实惠,使得进口消费品的渠道更多元、速度更快捷、价格更实惠、售后更有保障。
降低相关商品关税是今年我国主动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之一。同时,降低药品、日用消费品、汽车等进口关税,有利于维护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而且有利于我国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进程。
我国从2005年开始多次调整进口暂定税率,至今已有十余个年头。降税商品主要选择的是与人民生活、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环境保护、农业及制造业发展等密切相关的种类和品种,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暂定税率应发挥的临时性和特定性作用,促进消费者需求的释放,满足百姓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降税只是暂时性的(for one year),待一段时间后将重新调整或恢复之前税率。以药品和消费品为例,今年之前已实施23次降税,其中2014年已降低过73种药品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