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参股企业?
参股企业又称“参股公司”、“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是指由两个及以上的主体共同出资设立,共享投资权益的企业。 简单说,就是一个公司出钱,另一个公司出技术/资源等,然后一起成立一个公司干事情;或者多个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一个新公司。新公司是独立法人个体,各股东按照持股比例分摊盈亏。
从企业的组织形式上看,参股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形式。其中,有限责任公司是一种成熟的企业制度,是市场上最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而股份有限公司由于设立条件较高,设立程序较复杂,目前在市场上不是很普遍。 根据《公司法》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即由50个以下股东设立的公司。
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法律、行政法规对公司的注册资本实缴出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3.股东共同制定章程。
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满足以上条件的,就可以申请注册公司了。
参股企业的确定主要依据出资人在该企业中的股权比例。具体来说,出资人在该企业中的股权比例未超过50%的,该企业即属于参股企业。
股权比例,也称为持股比例,是一个股东的出资额占公司资本总额的比例。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也就是说,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的出资额必须明确,股东的股权比例也容易确定,即使股东不按照章程的规定实际缴付出资,也不影响股东享有按照实缴出资比例确定的股权。公司的出资证明书应当载明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缴纳的出资额和出资日期。出资证明书是证明股东的股权比例的主要形式。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
确定参股企业后,出资人的性质决定该参股企业的性质,例如,国有参股企业中的国有资产不足以影响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则该参企业的企业性质一般不界定为国有企业,如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或者国资企业向非国有企业派出人员担任所投资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向该企业进行委派、提名、建议和推荐等情形,该参股企业被界定为国有企业的可能性将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