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还有未来吗?
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以来,全国煤炭产量和市场供应量增加,环渤海港口存煤、沿海八省重点电厂可用天数等保持较高水平。
煤炭是重要的基础能源,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行业本身具有“产出规模大、生产集中度高、产品同质化、上下游关联度强”的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以来,立足以煤炭为主体能源的国情实际,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更多产能实现市场化配置的同时,注重推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着力构建煤炭供需新格局,煤炭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已取得重要进展和良好成效。
从供给革命看,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凸显,“散、小、差”的矿山大幅减少,安全、高效、绿色的煤矿产能大幅释放,行业生产力水平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先进产能有序发展,落后产能逐步淘汰,结构调整持续优化,供应质量和供应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煤炭供给体系质量显著提高。
从绿色革命看,我国煤炭资源开发方式由井工开采为主向井工和露天开采并重转变,开采、洗选、加工和利用技术、工艺不断改进,以煤气化、煤液化、煤基多联产等为主体工艺的现代煤化工技术逐步成熟。
从创新革命看,煤矿智能化迈上新台阶,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水平不断提高,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增强。2021年底全国智能化煤矿已经达到500处以上,在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共产生380个涉及煤炭开发利用的国家专利。
从消费革命看,清洁低碳的煤炭消费格局加速形成。一方面,燃煤发电和清洁供暖水平持续提升,另一方面,散煤和非电用煤大幅压减。我国电力用煤占比超过一半,超过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煤炭作为燃料转化效率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