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转让股份是利好吗?
从历史数据来看,上市公司的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出售其所持有的公司股票的意愿强烈,但实际成交的股数并不多;同样,有较多上市公司股东的股票被二级市场投资者购买,但最终申报交割的股数也并不多。“高溢价”和“高转手率”并不能同时出现在同一只个股上。 对于上市公司的股东或董监高及其相关方的股份变动情况,有必要结合其自身持有数量、变化数量及原因进行综合判断。 如某上市公司董事与高管人员合计持有公司2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6%(假设总股本为14500万股),某交易日通过交易所公开减持了12万股,占该人士持股比例的6%并占公司总股本的0.08%。
从数据上看,此次减持比例明显低于股东所持股份总数的1%,对于如此小规模的减持行为,对股价影响应该较为有限,且综合考虑交易费用等因素后,甚至可能并没有实际产生资金上的损失。但由于信息的高度敏感性和流通性,可能对投资者决策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如果仅仅从比例来看,此次减持行为确实不多,但如果考虑到上述董事会成员及其一致行动人原本所持有的股份数额,则不难发现其实是一次大幅增持——在增持了12万股之后,该人士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该公司股份达到了212万股,占比1.47%。 从历史上看,类似这种情况并非罕见,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在增持后短期内又实施减持的行为。此类情况是否属于内幕交易,是否存在主观恶意尚有待进一步证据来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