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哪些金融中心?
一 蛇口
1979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遍了神州大地。作为改革的前沿,深圳在中央的支持下,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时的深圳市政府“靠海吃海”,把目光聚集在了刚刚开放的外贸领域——因为拥有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以及内地相对低廉的生产成本,一批外向型外资企业开始在特区崛起。为了吸引海外投资、便利国际贸易,深圳率先成立外汇管理局、开展进出口贸易、建设保税区;随后,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深圳分行成为全国首个发行货币的银行,并开办了国内第一家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和外汇交易中心。
198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蛇口工业区,赋予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位。当年6月,招商局全资收购位于纽约布鲁克林的曼哈顿大厦(Manhattan Loft),作为在海外进行间接投资的试点项目。同时,招商局还在蛇口建立了以房地产、酒店为主业的招商地产和中国第一个商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形成了如今两大主营业务的雏形。
到1984年,一个覆盖外贸、金融、地产和商业的产业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为特区后来经济发展打下重要基础。这一年,蛇口被国务院确定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二 福田
从蛇口到福田,是深圳经济中心的一次迁徙。
1990年3月,经过深圳市人大审议通过,福田正式建制,隶属于广东省省直辖县级市,成为了如今的正厅局级。当时,福田区面积仅为155.75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0万。但得益于临近香港的优势,以及政策扶持带来的土地成本洼,大量外资企业在此集聚,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旺盛的消费需求。
为此,福田区大胆创新,率先探索“市场取向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宏观微观相结合”的调控思路。在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积极引入内资,发展工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从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到1995年,福田GDP总量达到235亿元,位居全市第二。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福田开始着力完善金融等配套功能,引进平安人寿、中国工商银行等优质产业和机构。如今,福田已经是深圳政治、文化、教育、医疗的中心,也是外商投资的最热点区域之一。三 海珠
2005年1月,深圳市政府批复同意撤销市东山区和萝岗区,将两区的管辖范围并入原福田区,同时设立海珠区、宝安区和龙岗区,实现行政区域的调整。
这次调整其实与广州相邻的荔湾区颇有相似之处:都是老市区通过拆分部分行政区划,给周边产业重镇让位,以此来改善中心城区的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功能的优化。
虽然分设已有十余年,但广州与深圳两座城市的气质早已截然不同。早在汉元鼎四年(前113年)番禺县城就设立了番禺令,管辖今广州地区。宋朝时,番禺县属广南东路,县治设在广州城(今越秀区)。明朝洪武十一年(1378年),广东承宣布政使司由广州迁往曲江(今韶关市)。清雍正九年(1731年),因雍正帝生母孝圣宪皇后(雍正帝妃嫔)姓苏,为避讳,将“番禺”改为“潘阳”,直至清末民初。民国十六年(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南京古称金陵,又因“阳”字犯封建帝王之讳,故将“潘阳”易名为“海珠”,取“海定波宁”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