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分红要交什么税?
1、首先,公司分红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分配给投资者利润(股息),应当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七十二条规定,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一)国债利息收入.....;
第七十三条规定,企业所得税的法由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企业分红的个人所得税由企业代扣代缴,同时,企业也应该依法编制相应的纳税申报表报送主管税务机关。
2、其次,股东取得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股息、红利所得×20%(税率)。
3、最后,企业分红还要缴纳增值税及附加税费 如果公司是以经营所得作为分红依据,那么就需要交纳25%的企业所得税和7%的城市维护建设费与3%的教育费附加。如果以财产转让所获收益作为分红依据,还须交纳20%的个人所得税。 不过,对于分红所得,企业可按规定免征、减征增值税及其他相关税费。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文件有关规定,单位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用于经营并且收取资金、债务偿还或者清偿方式下的交易,应按照销售商品服务缴纳增值税。
其中,单位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取得的销售收入减去购进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为应税销售额。在计算企业分红是否缴纳个税时,要先区分是否缴纳增值税,以及如何缴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公司有欠缴税款的情况,则必须先补齐税款后才能进行分红。 【例】A公司经营获得收入100万,支出80万,缴纳各项税费5万元,利润分配给B公司10万元,B公司为A公司的母公司,10万属于生产经营所得。
(100万+5万)-(80万+5万)=15万元,这个15万元的所得额就是缴纳个税的基数。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分公司制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不缴纳企业所得税。投资者按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包括企业分配给投资者个人的所得,也包括企业当年留存的所得(利润)。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具体为:有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所得的个人,应自行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为生产经营所得的,按年计征。投资者应纳税款,应在次年3月31日前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标准确定。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经营所得”的,选择向其中一处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汇总申报。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应纳税款的计算,分别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试行)》、《个人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和《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执行。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既要是企业合伙人,又是企业的员工,从企业取得工资(薪金),同时又从企业分享收益的,应当分别适用工资、薪金所得和个体工商户(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生产经营所得项目。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企业发生需要调整帐面历史成本的重组业务需要评估,不需要调整帐面历史成本的不需要评估;企业发生债权转股权业务需要对有关的资产进行评估确认计税成本,不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交易双方以经税务机关确认的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计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