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外汇管控?

宗春艳宗春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管制对象 只有银行可以经营结汇和售汇业务,个人不是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的交易者(即不能直接“炒外汇”,只能投资“外汇理财产品”);除了特殊规定的商品以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买卖外汇,或者变相买卖外汇。

2、管制措施 对经常项目下的资本项目交易采取登记管理,对每一笔交易进行备案,记录买卖双方、金额、币种、期限等内容。

3、具体规定 ①境内机构和个人直接或间接从境外融资(除贷款外),以及将外汇汇入银行帐户的,必须提供有关证明文件,经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办理。国务院发布的《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境内个人购买外汇的,须提交身份证或其他证件的复印件。

②国家禁止或限制交易的金融品种,包括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以及股票在内的融资性业务,均不得跨境交易。

③企业贸易项下购汇必须通过外贸公司(外贸代理制)或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资金进行,且必须以出口货物实际收到的现金净额为限。否则,银行有权拒绝办理相关手续,由此引起的不良后果由交易方承担。

④个人汇款用途须在有限制的范围内,如留学、旅游、出国探望亲友及医疗等合法费用。而且个人外币现钞汇款单次最高限额仅为5万美元,若超过5万美元则需到银行柜台进行办理.个人汇款需填写国外收款人姓名、地址等信息,并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汇款凭证到银行网点柜台办理后续手续。

⑤公司之间外汇管理的措施主要为申报制度,由商务部负责指导协调;

4、监管特点 中国实行的是集中统一的监管体系,由人民银行牵头负责宏观上的调控,商务部配合人行对境内企业进出口实施监管;外管局负责跨境金融业务以及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监管。

邴采静邴采静优质答主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在对外经济的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外汇储备开始持续快速增长,逐渐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同时对外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外汇管理也开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外汇管理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外汇管理的转型。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外汇管理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建立起了在经常项目已经完全可兑换、资本项目有条件部分可兑换条件下的新型外汇管理体制,这一体制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主要包括:

(一)实行强制结汇制与意愿购汇制。

该制度规定,对中国涉外企业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入,企业必须全额结售给国家指定的外汇指定银行,将所得人民币资金用于其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支出,其超出经常项目下的实际需要的支出部分可按规定的审批程序购汇。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加强国家对全社会外汇资金的调节和使用,有助于国家对国际收支进行全面的管理。

(二)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引入对金融机构外汇敞口的管理,取消对企业和个人的用汇额度管理。

该制度的实施使外汇的市场供求关系成为决定外汇市场汇率的关键因素,对金融机构外汇敞口的管理代替了外汇留成和上缴管理,使得外汇指定银行成为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有利于外汇资金的合理有效配置。

(三)实行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

中国在1996年12月已经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所规定的关于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的原则。此后,中国对经常项目可兑换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具体包括:允许居民持有和使用外汇,逐步放宽居民个人因私出境的限制并允许居民将外汇携带出境或将外汇汇出国外旅游、朝觐、就医等项目支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使用不再进行行政审批,对中资企业、境内个人对外支付货款以及其他从属费用不再进行逐笔审查,对外支付非贸易非经营性用汇实行备案审核制,对境外私人来华捐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展援助共同行动计划项下的援助、无偿援助以及无偿赠送的物资免于外汇核销等等,上述规定的实施为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提供了制度保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