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对上海意味着什么?
这个问题我喜欢,答主本人就是做金融的。先亮身份,某银行分行行助(中层)、博士、CFA持证人。 金融到底是什么呢?很多人应该不知道,根据WIPO的数据,全球有70万个机构在从事着某种形式的投资管理活动,这么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万亿级市值的行业。 而上海的金融又是什么呢?根据中央财经大学和上海银保监局发布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报告2019》显示,全市共有商业银行34家,金融机构1568家;持牌类金融机构91家,融资担保公司53家,典当行39家,小额贷款公司55家,融资租赁公司106家,商业保理公司93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75家…… 光看看这数据,已经知道上海金融产业的强大了。那这个产业到底有多大呢?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4万亿元,占GDP比重为63%,同比增长7.9%。其中,金融业增量高达2400亿元,占GDP比重的23.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了8.6%。
而从央行公布的2018年社会融资规模来看,全国各个省份也是排名靠前的,达到了1.58亿元,与北京并列第一。 作为国际化的金融中心城市,上海拥有全功能的金融市场体系,既包括交易所市场,也包括非交易所市场;既包含货币市场,也包括资本市场;既涵盖直接融资工具,也涵盖间接融资工具。从发行证券来看,上交所、深交所、中债登和上清所等机构,几乎覆盖所有的交易类型,基本实现了各类资产的证券化,为各类机构提供丰富的金融工具。
而这一切都是源于上海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完善的法律制度。首先在经济基础方面,作为国内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城市之一,目前上海GDP总量已经达到3.8万亿美元,仅次于北京和深圳,人均GDP更是高居全国城市榜首。其次在法律制度方面,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致力于构建一个与国际接轨的金融制度,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通过制定多项政策制度,不断完善金融体系的监管体制和风险防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