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商业如何布局?
随着药改的深入推进,药品带量采购、医保控费、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落地,使得以“卖药”为主业的医药商业企业感受到压力。
然而,压力越大,市场越需要“升级打怪兽”,医药企业开始改变营销方向,有的甚至转型。医药商业企业的营销模式进入变革期,并由此产生更多的投资机会。
医药商业是整个医药产业链中连接上游药品生产企业和终端医院的关键一环,在医药行业市场化和专业化进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随着医改不断深入和行业政策变化,医药流通行业快速发展,“营改增”、两票制、分级诊疗等政策的落地,使得医药流通行业商业模式、产品模式和服务模式均朝着更为专业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医药企业的下游客户中,医疗机构的市场占比高达80%,零售药店占比20%。在医改政策下,以药养医被明确禁止,因此医院的盈利模式从依靠药品逐步转向提供医疗服务来获取收入。
为遏制药价虚高,2020年,两票制将在全国推开,这就给医药流通企业带来新机会。此外,药品流通行业还呈现出产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品种不断扩展和细化的趋势:一方面,中高端医院市场和基药市场份额不断增长,器械、耗材和中药饮片品种不断纳入经营;另一方面,在慢性病药品方面,形成了从普药到新特药再到专业药的多梯次、全方位品种布局。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医药流通行业的投资机遇还将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区域性流通企业,尤其是具备一定的医院网络和分销能力,以及在某些治疗领域的专业化分销具备一定管理、学术和服务能力的标的。
二是中药饮片等特殊类别的流通企业。随着两票制推开,将带来该领域流通环节洗牌,行业整合提速,拥有质量控制、品牌和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将受益匪浅。
三是医药电商。目前医药电商市场渗透率还比较低,未来增长空间较大,尤其在处方药网上销售开放后,将面临爆发式增长,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