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股份是什么意思?
所谓“内部股份”,是指公司发行普通股(或B股)之前,由公司管理层或员工持有的股份。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对内部股的发行、转让、退出没有具体规定,而《公司法》中有关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规定对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实践中,很多企业对内部股份的估值方法掌握不到位。由于企业内部股份是一种虚拟资本而非现实资本,其价格取决于公司的市值,所以,在计算时不能以简单的时间来计算,而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1. 是否存在外部投资者:如果存在外部投资者,则意味着公司存在市场,可以通过买卖来实现股价下跌的损失和收益;如果没有外部投资者,则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 是否具有流通性:如果有流通性,则可以视为上市证券,按照市价确定方式计入;如果不具备流通属性,则需要按照评估值计入;
3. 考虑期权的时间价值:对于被授予股权的员工而言,随着授予日期的到来,其权利得以实现,时间价值随之递减,因此需要将期权的价值分配到各受益期间;
4. 考虑管理层的参与:如果管理层参与融资,则需要承担一定的融资费用,该部分费用应当计入相关权益工具价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