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企业赚钱吗?
先放结论,国企的军品研发制造部门是充分竞争的市场化的,利润率很高,高的能达到上百%,低也有10%~20%;非研发制造的职能部门如行政、后勤等没有盈利压力,但成本也很可观。
再说说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行业特性的原因 (1)科研产品的特殊性 作为高科技行业,军品行业有着其独特的特性——科研成果转化难、研发资金投入大、技术难度大。一款新产品的研制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成功概率很难有充足的预期,因此前期的风险投入巨大。虽然这些产品在市场上的销量很大,但前期研发投入太大以至于产生不了多少利润,甚至要亏损一段时间。比如一个型号的飞机,从设计到生产大概需要十几年时间,研制阶段就要花费几十亿元甚至更多。即使这样,这款飞机能不能卖,能卖多少,都还是未知数。更何况现在许多新产品都是面向未来,靠提前投资换取未来的主动权。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内当然无法指望有多少利润,不赔钱就已经相当不易了。 (2)产品定型的复杂性 军用产品质量要求高、研制周期长和定型程序复杂导致产品更新换代缓慢,同时由于军事装备的研制具有强烈的时效性,在武器系统进入全寿命周期的后期,为了保持部队战斗力,只能不惜牺牲经济效益,尽快形成大批量生产能力并尽快交付使用。在军品市场上,供给弹性小甚至为零,需求弹性却很大,这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务收益会产生怎样影响可想而知。
2.公司经营的原因 (1)市场占有率的影响 军品市场相对较小,又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加之现有企业大多由不同领域转来的,因此各企业在军品市场的占有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未来的盈利能力。当前我国武器装备建设实行“需求牵引、供应导向”的采购政策,重点保障核心关键技术和重要成套装备的进口,这使得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企业失去很多机会。可以预计,只要企业能够掌握一定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就会大大提高,相应的利润也会大幅增长。反之则会继续压缩利润空间甚至面临亏损困境。
(2)产品研发的重要性 目前军品定价主要依据是生产成本加上合理利润,但对于新技术产品则允许更高的利润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企业如果能紧跟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及时推出新产品,就可以在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同时获得较高利润;若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步伐,产品老化,势必会被市场所淘汰,不但无利可图,还要付出转型的成本,乃至整个企业的生存都会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