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获得银行贷款?
银行信贷作为一种基本的融资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过向银行借贷的经历,而一些经营状况良好、有优质资产的企业更是经常受到银行的“追捧”。 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能与银行“水到渠成”“一拍即合”,顺利获得贷款。在一些情况下,企业甚至需要寻求中介机构帮助才能成功借贷。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银行信贷并不是一个门槛很低的服务,其审核的严格程度取决于企业的资信情况。对于一些信用良好的企业,尤其是与银行长期保持合作的关系,往往更容易取得贷款;而对于那些首次且额度较小的企业客户,许多银行还会额外要求客户提供抵押担保或者由第三方提供保证担保。 当然,在特定情况下,企业也可以无需提供担保即可获得贷款。例如,对于一些国家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银行会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通过贷款贴息的方式支持企业发展。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一些网络借贷平台也在为企业融资提供一个新的选择。不过,鉴于网络借贷平台监管制度的缺位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网贷平台存在一定的风险,企业应理性选择。 在实践中,部分企业与银行之间虽然未达成借款合同,但是双方已经形成事实上的借贷关系,此时企业也可以请求法院判令银行支付相应的款项。
第一、具备必备的营业手续,包括:营业执照和年检、税务登记和年检、企业法人代码和年检、企业章程、贷款卡和年检等。这是企业在银行政务部门办理贷款过程中所需手续,是企业合法经营的证明和前提。
第二、保持与银行的正常结算业务往来。因为银行信贷营销人员需要通过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对申请贷款的企业账户、企业实际控制人或法定代表人私人账户、企业上游客户账户、企业下游客户账户等进行资金流监控,来分析企业真实的销售收入和现金流量。这种监控需要企业、企业交易对手在银行开立账户并通过银行进行日常结算业务往来,使银行掌握足够全面的真实数据信息。
第三、具备必要的自有资金实力。这是为了解决银行政务前台部门对企业的注册资本、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货币资金等资本实力的刚性要求。按照银监会颁布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时需考虑:借款人的经营规模、业务特征及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资金循环周期等要素确定。也就是说,企业在银行申请的流动资金贷款只能满足其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产成品的最低库存以及必要的在建工程资金的需要。换句话说,申请贷款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有资金实力,才能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
第四、企业具备必要的财务指标良好度和成长度。企业除了具备必备的财务报表、实现销售收入和赢利、具备现金流量的健康度和良好度等刚性要求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财务指标良好度和成长度,以作为企业财务健康度的柔韧指标来掌握和把关。财务指标良好度的最低标准应是:销售增长率≥15%;销售利润率≥15%;资产负债率≤65%;速动比率≥100%;主营业务利润≥200%。指标成长度主要体现在上述指标要逐年稳步增长。
第五、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在银行上门调查时,申请贷款的企业应具备:一是企业实际经营的门市部或车间等经营、生产场景,给银行营销人员以企业具备市场前景和赢利空间的良好印象;二是做好企业财务人员的“答词”辅导,能够清晰地说明企业的真实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