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什么鸡即将没有?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养殖鸟类和食用鸟类的消费大国。 据调查统计,2017年我国鸡肉总产量达到2896万吨,同比增长5.9%;2018年1-11月份,我国鸡肉产量已达到2848.3万吨,超过去年全年产量。 同时,得益于禽类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2017年中国白羽肉鸡出栏量已经达到30.8亿只,比上年减少9.9%;2018年上半年,全国白羽肉鸡存栏量已达到24.83亿只,较去年同期增长1.4%。 在消费需求端,我国鸡肉需求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及健康意识的增强,对鸡肉的消费由过去的“吃味”向“营养、健康”转变,优质禽肉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快餐业、方便面等速食食品业的迅猛发展也扩大了鸡肉的需求规模。 然而,虽然国内养禽业不断发展,但人均年肉类消费量却在持续下降——《中国肉类产业报告》显示,2017年和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肉类消费量分别为58.9公斤和55.9公斤,同比分别下降1.6%和5.3%。
我国禽肉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可观。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鸡肉消费国,生产了世界上半数以上的鸡肉,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鸡肉供给能够满足所有的市场需求。 首先,目前国外成熟的养鸡场采用“全自动化管理+密闭式养殖”模式,不仅降低了病菌传染的风险,而且节约了人力成本,大大提高了生产力。而我国的绝大部分的养鸡场还处在“小、散、低”的经营阶段,科技含量不高,劳动强度大,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从供需来看,我国肉鸡产能过剩的局面短期内难以缓解,这势必会对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造成冲击。
据国泰君安证券研究资料显示,自2012年到2018年间,白羽鸡相关上市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11.8亿元,其中2013年实现净利润最高值6.3亿元,随后逐年下滑至2017年的2.9亿元,而在2018年前三季度则继续亏损9888万元。 如果不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提升核心竞争力,一些养殖技术水平落后、环保措施不到位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出局,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也将失去生存空间。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