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企业怎么撤资?
一、如果公司处于正常经营状态,且股东不想退出,那么直接转让给自己的股东或外部第三方股东就可以了; 二、如果公司因发展遇到瓶颈或存在重大风险,对外投资导致资金无法收回等情形,则该种行为属于股东(投资人)向公司的借款,应该通过协商或者诉讼的方式解决(通过诉讼方式解决时,应注意时效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限公司而言,股东的姓名及出资额均属于商业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股东不得擅自公开或泄露出去,否则将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但下列情况除外: 1、公司解散、破产; 2、公司因违法被查处; 3、法院执行程序; 4、其他合法途径。 如果你作为股东想撤资的话,可以通过上述四种情况之外的合法渠道进行。
三、根据《公司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1、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 2、公司合并、分立; 3、公司变更经营范围; 4、减少注册资本; 5、公司解散。所以,您可以先尝试与公司其它股东沟通,说明您的诉求和理由,争取让其它股东同意您的提议,实现撤资的目的。
四、如果股东不能与其它股东达成一致意见,认为只有通过诉讼方式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则应当收集证明公司对投资者负有相应义务的证据,然后向法院起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如果涉及到赔偿事宜,还需要考虑如下问题: 首先是对企业造成的实际损失(包括可预期收益的损失)的证明责任如何划分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股东的投资款是打入公司账户的,故公司有义务证明因为投资者的撤资给公司造成了实际的损失,或者说提供相应的证据来反证没有给公司造成实损;其次,还需要注意诉讼时效问题。 投资协议中一般会约定投资方的权利救济机制,仔细看一下是否有关于撤资的相关约定;同时要看一下投资方所在公司章程中对投资方撤资权利是否有限制性的规定。
公司股东想要撤回投资,要区分不同的情况:
第一,如果是有正当理由,在公司正常经营,没有出现解散事由的情况下想要撤回投资,那么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办理: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但是全体股东可以事先约定不按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按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当事人可以向对方支付货币或其他代替物,因此可以通过董事会决议或全体股东协商一致,由公司向股东支付一定的款项,作为股东撤股的补偿,至于具体的补偿数额双方可以自由协商。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分红时按持有的股份比例计算,无法像有限责任公司那样调整分红比例,因此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想要撤回投资,由公司向股东支付补偿的金额可能有较大的争议。
第二,如果公司已经出现了解散事由,股东想要撤回投资,那么应当按照正常的清算程序办理,如果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了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按照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按照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具体的清算流程可以参照《公司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的有关条款。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法律中规定了清算组成员违背忠于勤勉义务给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实际中因为股东很难举证证明清算组在清算时没有尽职履行职责给自己造成了损失,因此即使股东对清算组的清算决定不服,也很难要求清算组进行赔偿,因此如果股东想要撤回投资,最好趁公司尚有盈利和净资产的时候进行,如果公司在出现解散事由时已经资不抵债,那么即使进行了清算,股东也无法分配到公司财产。
如果公司决定不进行清算,那么应当办理注销登记,办理注销后的公司法人资格消灭,成为非正常户,所有关于公司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此时股东也无法再向公司主张自己的股东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