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向银行融资?
1、银行贷款 企业的贷款主要分为基本建设贷款、技术改造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和贸易结算贷款,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的审核较为严格,对借款企业和借款人资质要求比较严,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申请贷款: (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二)有健全的财务制度,良好的资产负债结构,现金流量稳定,利润实现和现金流入具有可持续性;
(三)经营状况良好,具备持续盈利的能力,现金流和健康比重要高;(四)信用记录良好,无重大不良债务或违约情况发生;
(五)银行要求的其他条件。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从银行贷到款,对于不符合银行放贷条件的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寻找第三方机构帮助贷款,不过需要支付相应的服务费。
2、非银金融机构贷款 除银行外,一些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也可以为企业提供贷款服务,比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这些机构的监管相对宽松,对借款人要求较松,但是利率较高,具体的贷款申请条件需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进行设置。
3、股权质押贷款 有些企业可能缺少抵押物,但是如果持有较多的股权的话,也是可以进行质押贷款的,以股权质押的方式向银行申请的贷款称为股权质押贷款。
4、资管产品融资 对于一些符合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逻辑的优质客户群,可以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将流动性较差的投资通过结构化设计转化为流动性较好的金融产品,实现直接融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获得好的发展,离不开银行的融资支持。从企业角度讲,要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要选择好银行。一般来讲,股份制商业银行特别是总部设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商业银行对市场较为敏感,决策较为灵活,营销意识和开发意识较强,对于产品适销对路和市场发展前景看好的新客户,它们愿意并且敢于投入资金支持客户成长,以期获取更高的回报;而对于处于困境的客户,则会当机立断的撤走资金。国有商业银行在资金实力、资金成本、业务种类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大客户方面具有资金的垄断供应地位。有的企业的生产在产业链中处于关键甚至垄断地位,其上下游客户的生产经营都必须依赖于其产出的原材料和产成品,这样的企业容易成为银行重点维护的大客户。在大客户面前,银行之间会开展激烈竞争,大客户会占据有利地位并在银企关系中掌握主动。
第二,要注意维护银企关系。在银企关系上,除了大客户外,一般情况下应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即企业选银行的同时,要主动争取银行选自己。为维护银企关系,企业应注意做到:一是向银行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使银行能够随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二是要讲究信誉,避免不良信用记录,应尽可能提前偿还贷款,否则要及时与银行协商调整还款期限;三是要以合理的成本、优质的售后服务获得较稳定的利润,使资金能够顺利的收回并循环使用,及时归还银行贷款。
第三,注重业务往来银行的多元化。客户选择办理结算业务的银行和从银行融资时,应注重服务银行的多元化,不要集中于一两家银行。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办理结算业务时,各家银行为了获得好的业绩,会主动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更好的服务。在需要融资时,各家银行会开展积极的营销,通过制定更有利企业的方案,在获得企业融资业务的同时,能增加更多结算方面的业务;同时,企业可利用各家银行间的竞争,与银行进行更有利的谈判,使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获得银行资金支持。
第四,多争取信用贷款和综合授信。企业在申请银行的融资时,应根据银行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尽可能争取信用贷款,以及尽可能争取多的银行给自己提供综合授信。争取信用贷款主要是根据银行对自身的市场信誉认可度,向市场信誉认可度较高的银行申请,重点强调自身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状况良好,信用情况好,有足够的自有资金和生产经营利润来源作为贷款的还款来源,只要银行切实需要拓展和维护优质客户,一般会同意给予企业信用贷款。争取综合授信应根据银行的具体产品和银行内部授权等,向有能力的企业所在地的省级以上的银行申请综合授信。综合授信的好处在于,一是多笔贷款可以归总为一笔贷款,可减轻企业申请贷款的工作量,提高用款的自主性和便利性;二是对综合授信额度内的新增贷款,可直接向银行提出申请即可获得,不需再经过繁琐的审批程序,方便企业及时获得短期新增资金;三是授信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在市场上交易的风险,使企业能够以更加低廉的价格获得采购货物和服务。
第五,要向银行全面、准确的介绍掌握的信息。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融资时,在不泄密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全面、准确的向银行介绍企业的情况,包括自身的情况和同行业的情况以及原材料和产成品供应商和客户的情况,特别是要及时向银行提供最新的信息。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可以及时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不至于错过最佳生产经营时机和销售机会,能够使经营计划得到更好实施,使生产经营顺利进行并获得更好经济效益;二是可以提高银行对企业的认可度,使银行持续对企业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