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产银白银多?

区嘉雯区嘉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当然产银,但产量很低。 中国是银矿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发现的古代银矿遗址大部分集中在我国的西南部地区(云南、四川、西藏、青海)和东北地区(辽宁)。 我国目前最大的银矿床在东北的瓦房店,储量约为20万吨,其次为云南的个旧、湖南的桃江、贵州的清镇和吉林的中韩边贸城。 在我国还有一些小型的银矿,分布在内蒙古、广东等省区。 还有一部分的银来源于冶炼黄金产生的副产品。据估计,目前我国每年产出近50吨白银,主要来自于金矿的伴生矿。 那为什么中国的白银储量和产量都不算很高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我国地质勘探工作做得不够,很多潜在的矿产资源还没能找到;二是我国的矿业开发主要集中在铜、铁、铝等金属上,对银资源的开发不够重视,因此开采量较低;三是我国的冶炼技术比较落后,很多有色金属冶炼厂同时具备银冶炼功能,但是技术并不先进,因此使得我国的白银产量不高。 不过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那些技术水平落后的工厂会慢慢被取缔,具有环保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现代化工厂会越来越多,未来的白银产量和储量都会得到提高。

楚恒云楚恒云优质答主

中国银矿虽然分布较广,但产量并不大,相反,中国用银的历史却比较悠久,自古有“银本位”之称,而且中国人喜好以银为器皿、首饰和货币,因此对中国银的需求极大,这不能不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形成中国“银贵”的传统。在此情况下,从国外携银到中国牟利的活动始终没有间断过。中国古代以“丝绸之路”连接的东西方贸易即为一突出例证:西方商人将大批毛皮、珠宝、药材、奴隶和白银贩入中国,换取中国产的丝绸、香料、瓷器、茶叶等。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带回亦有很多国家的贡银。中国本身也是郑和等前往的越南、马来西亚、印度、斯里兰卡等一些国家白银的主要流向国。

从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正式开辟始,东西方白银流向中国的情况变得更加突出。16世纪中期西班牙人发现了墨西哥、秘鲁、玻利维亚等南美大陆的巨额银矿,殖民者用其本国的印第安土著和从非洲掠夺来的大量黑奴开采矿产,再将它们运往欧洲,然后欧洲商人又将得到的这些廉价的南美白银同丝绸、瓷器、茶叶、棉麻织品等交易品一起,沿航路运往东方。

在此期间,中国银矿生产继续处于停滞状态,明朝政府于1581年正式推行的“一条鞭法”在赋税缴纳上开始采用计征货币(由实物折价),这对银的需要量大大增加。与此同时,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银在流通中也日益成为主要支付手段,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对银的严重依赖。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流入中国的美洲白银不但弥补了中国本土金银奇缺的缺陷,而且对明代后期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推动了中国白银货币化最终完成,另一方面也为以商业的繁荣为代表的明后期经济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可靠的资本来源,从而促进了晚明中国朝市场经济方向的发展,使中国经济出现“盛世”繁华。

清代初期,海外贸易受到“海禁”政策影响,美洲白银流入锐减,导致清初银贵币荒,政府不得不放宽开矿禁令,国内银矿生产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清中叶后,国内银矿由于种种原因(如赋税重、战乱破坏等)而产量下降,加之该时期人口剧增,造成银的供需越来越不相适应,因此美洲白银再度大批涌入中国。

到了近代,大量白银流入的一个重要背景是,中国因鸦片的输入而出现了严重的“银钱比价失衡”、“银贵钱贱”等新问题,为了扭转这一趋势,清政府采取了一些政策,其中一项就是鼓励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因此,随着中外贸易及洋务运动的发展,加上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许多产银区,南美、日本、印度以及英国、美国等国家流入中国的现银进一步增加。

综上所述,从明代到清末,共有以南美为代表的4亿至5亿公斤白银流入我国,是同一时期中国国内银产量的10余倍。所以,自中国明代开始,直到20世纪初,白银的滚滚洪流向东方汇去的潮流是源远流长的(有些学者将其称为“世界白银泻向东方”,或“世界白银流入东亚”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