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基金有赚吗?
作为一个在资管行业混了多年的老兵,可以负责任地说,任何一家金融机构如果以“赚钱”为唯一目的,都不会推荐客户买银行理财产品、保险产品、公募基金等产品(包括自己机构发行的)。 原因很简单,这些金融产品,除了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一款款净值型产品外,其它的都是标准化产品,按照监管要求,卖方需要严格区分投资方向和投资组合,每支产品都有相应的风险评级,而且其结果必须提前告知投资者并写入合同!也就是说,你买了这支产品,就代表了你在当时的情况下认可了这一投资方向或策略的收益率和风险率。
我举个例子: 你把钱借给别人,对方以房子作抵押,你们签订合同时,如果是年化5%的回报率你肯定是不会签的,因为现在房贷的利率也就这个数;但对方若以每年10%的收益承诺,并且将风险全部转到他自己身上(比如只贷一年就还不了钱就要拿自己的房产帮你卖掉还款),那你是肯定会签的,因为这收益高而且风险低。 但实际上呢,这10%的收益是平均下来的,可能前半年是12%,后半年是8%,而年底算下来可能连7%都不到,甚至亏损。这时你要怪别人不守信用,说好的10%怎么才给我这么多,完全违背了当初订立合同的初衷——那你可就错了,人家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给你这么多,是你自己贪小便宜吃大亏!
所以,买银行理财的后果也是一样,你可能赚了也可能亏了,但你不能说银行骗了你! 因为从合同一开始签订的时候,双方的诉求就已经达到了一致——保本保底,安全稳健,虽然后面实际运行中可能有波动,但这正是双方愿意承受的结果,也是当初签约时就可以预见的结果。 当然,作为老牌大行,中行的理财产品还是有比较稳定的收益的,这一点无需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