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中国的外企有哪些?
1.通用电气(GE) 2005年进入中国在华投资总额达8亿美元,截至2014年底,在中国员工人数超过3,000人,累计出资高达16亿元人民币。但就在2017年的1月,GE居然全部退出了中国! 原因让人唏嘘——由于美国政府对华为等中国企业打压,作为战略投资的GE不得不选择退出中国市场。 据称, GE在退出时留下了价值约5亿美元的资产,包括厂房和设备。
2. 杜邦 在华业务规模很大,旗下有百代益、陶氏化学、杜邦农业等公司。这些外资企业原以为能继续享受改革开放的红利,没想却遇到了全面放开外资准入的行业。 2015年杜邦工业部宣布整体出售在华所有业务给朗盛,转而专注其在华最大的包装及特种聚合物业务。
3. 埃克森美孚 也是中国开放后最先来的外商,当时投资了3.6亿美元设厂炼油,成为当时最大的外国石油公司独资的炼油厂。但后来却将中国业务卖给中海油,转身投到澳大利亚了。
中国公司名单正在不断变短。
继大众放弃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100%控股的股份退出中国后,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福特汽车公司(以下简称福特)也将放弃对长安福特的控股权,拟将其持有的50%的股份出售给长安汽车,从而将长安福特变成一家中资企业。
事实上,不止是汽车业,近年来,快消、服装、零售等多个行业的外资品牌在华经营状况皆不容乐观,一些外资品牌甚至无奈离场。有分析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外资品牌需要不断寻找中国市场的应对策略。
控股权易手?
11月18日,福特发布公告称,计划与长安汽车签署一份执行协议,将福特所持有的长安福特50%的控股权出售给长安汽车,以推动福特在华业务转型。交易完成后,长安福特将变为一家中资企业。
福特并未披露交易价格,也未表示交易是否会产生收益。
“本次交易尚属早期决策阶段,有待进一步协商。目前双方尚未签署相关文件。交易完成后,仍需获得中国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能生效实施。”长安福特对第一财经记者回应称。
长安福特是福特在华最重要的合资车企,在华销售的福特品牌乘用车中,大约九成是通过这家合资公司进行生产和销售。在中国车市增长放缓的情况下,长安福特近年来的业务表现大幅下滑。10月,长安福特销量为1.48万辆,同比下降4.9%,前10个月累计销量为15.38万辆,同比下降达52%。
“福特在中国业务需要进一步转型与升级。而长安汽车在中国市场、生产制造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双方计划对合资公司长安福特股权结构进行调整。”长安福特方面对第一财经记者回应称。
对于上述报道,福特中国方面并未正面回复,只是表示:“福特汽车在中国拥有超过40年成功的投资和运营历史,目前,我们正在推进在中国的业务转型,这是公司‘中国2.0’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福特在华最重要的合资车企,长安福特销量的大幅下滑让福特在中国的经营利润承压。福特三季报显示,其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运营亏损1.43亿美元,税前利润为亏损6400万美元,利润率为-11.6%,成为福特汽车在所有区域市场中唯一一个亏损区。相比之下,福特北美市场的税前利润为19.96亿美元,利润率16.5%。
2018年,福特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首次被通用汽车超越。今年前三季度福特在华累计销量同比下滑40%,通用在中国的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5.6%。作为在美国本土市场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两者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差距再次拉大。
中国公司名单越来越短
据不完全统计,近3~5年来退出中国的汽车品牌超过50个,仅2018年就有11个海外汽车品牌悄然在华离场。
不仅是汽车业,其他行业也在撤离中国。仅今年下半年,就有多个外资品牌宣布退出中国市场,比如拥有100多年历史的运动品牌Kappa,被品牌方关闭中国业务,并开始清算;拥有166年历史的美国知名服装品牌布克兄弟(Brooks Brothers)被正式申请破产保护……
这与2000年前后,外资品牌争相涌入中国市场,希望在中国捞金形成鲜明对比。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品牌开始纷纷进入中国,寻找中国市场发展机会。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品牌进入中国,中国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中国零售行业的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近年来中国消费市场的不断升级,也促使外资品牌在华的经营环境变化。
“从整个零售市场来讲,中国市场在不断地升级变化,目前还处于成长过程中。”宜家中国区公关负责人许丽德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中国有13亿人口,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要。“一些品牌在不断成长中,需要更多的投资来发展。宜家进入中国已经18年了,在中国发展得非常好,目前也在中国有很大的投资。”
但并非所有的外资品牌都能在中国获得巨大成功。有分析认为,一些外资品牌的失败,从侧面说明中国本土零售品牌正逐步走向成熟,并拥有一定的竞争力,中国消费市场不断成长。“目前中国消费者有很多选择。本土品牌和外资品牌一样,能够获得比较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技术,因此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已经没有明显的区别了。”许丽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