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办大金融?

范建斌范建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大金融”到底有多大。如果以体量衡量,目前全球金融业市值排名第一的美国,银行业的总资产不过30万亿美元出头,而包括证券、保险在内的其他金融行业总市值也不过60多万亿美元。 中国作为世界进出口贸易第一大国的潜力,国内生产总值(GDP)世界第二的经济体,当然可以也理应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金融体系。

如果说30万亿的银行总市值规模仍然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大金融”的话,那么470多万亿人民币的存款和理财产品总规模就实在应该有了。 事实上,无论是从体量还是市场规模来看,我国都已经是一个金融大国,并且正在向金融强国的目标迈进。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的金融业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在金融资源方面,我国的银行业仍然存在着金融部门融资部门化的问题,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投融资依然有着巨大的缺口,非银金融机构特别是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的业务发展受到诸多政策限制,不能真正意义上市场化。再比如,在金融开放程度方面,除却债券市场之外,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还有待提高,国外投资者在国内金融资产的市场参与程度低,而在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样也有待深化。

要建设一个“大金融”体系,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我看来,至少要做三件事: 一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尤其要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二是加强金融监管,尤其是要加强跨行业、跨领域的交叉性金融风险的防范;三是加快金融开放步伐,推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聂宏播聂宏播优质答主

中国的金融体系在支持“量的增长”方面已经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在支持“质的提升”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关键还是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大金融就是要做好“加减乘除”这四则运算:

加法就是要继续加强金融服务,通过设立金融机构、增设金融网点、开发新产品、增加新业务等方法,使金融能够为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充足、优质的金融服务,满足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减法就是要减少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乘法就是要深化改革,特别是要在转变金融机构的经营机制、深化资本市场的改革、推动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和手段等方面,要进行制度创新,以改革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结构升级注入新的动能。

除法就是要扩大开放,推进金融的双向开放,引入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机制,实现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当然,这四则运算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它们在大金融中是高度融合、互为促进的。例如,扩大开放本身就有助于加强金融服务和深化改革、防止风险,有助于提高金融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加强金融服务也有助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及有效管理风险,进而可以为经济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作出重要贡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