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国外输电吗?
需要,但不可能进口大量的电能。目前从海外进口电力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跨境变电所的形式从缅甸、老挝等地输入水电;另一种是海上风电项目,如江苏沿海拟建的6个海上风电场,通过海底电缆连接后向江苏省内供电。这两种方式输进的电量都不可能很大,且成本都很高。 我国是一个能源生产与消费大国,自产能源中约70%的煤炭和60%的水能已被利用,随着“西电东送”的开展,南方丰富的水电被开发了出来。此外还有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可被利用,因此无论从资源储量还是技术层面来讲国内都具备自给自足的条件。
另一方面,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出现了用电荒,拉闸限电的现象时有发生,这说明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仍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发电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未能得到解决。以火力发电为主,水电、光伏、核能等发电商在电力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一旦煤电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其他发电企业将不得不承压。
其次,电力需求高速增长与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并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用电需求的持续增长,而煤电等在供给端却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也加剧了市场供需失衡的状态。 最后,行业垄断现象较为严重。尽管国家不断放开市场准入,鼓励竞争性环节的发展,但由于前期投入大、运营成本高,新进者难以在短期取得优势,因此行业发展依旧由大型集团控制。
综上来看,中国并不缺乏清洁绿色的电源,缺的是一条能将这些电源有效联接起来的网架。为此,一方面要优化发电结构,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要加强特高压等输电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打通清洁低碳用能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