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里消费低的城市?

朴修远朴修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新疆的大部分地方都很便宜,尤其新疆南疆地区, 举例来说: 在乌鲁木齐吃大盘鸡 ,2.5公斤左右的鸡,配皮带面,也就40块钱; 在和田吃个拌面(新疆主食以米饭为主)加上两个小菜,16元/人; 在阿克苏市天百超市买一块西瓜,10元钱; 在莎车县一个普通的拉面馆吃一碗拉面,7元/人; 在吐鲁番的夜市上吃个烤包子,一个3元钱,晚上住酒店,200元/间... 和内地城市相比确实很便宜了! 再有就是西部的青海省, 我在西宁和海西格尔木出差的时候,住酒店的价格和内地城市比也便宜很多。

我在西藏旅游的时候, 吃饭、住宿价格也很合算, 比如: 在拉萨市北京中路的一家名为“幸福家园”的宾馆标间, 每天180元/间含早餐; 在日喀则市区内, 饭店里一个普通的川菜菜肴, 比如水煮肉片, 大概35元/人; 在定日的客栈, 15元的床位,200元的标间…… 以上只是我在旅游时记下来的费用, 如果在当地长期居住的话,开销会更少。

除了以上两个省份,我再补充一下内蒙古的消费水平 在我印象中,草原上的物价应该很高的, 但是后来我才发现, 内蒙古的很多城市,消费水平和新疆差不多,甚至更便宜些。

比如在呼伦贝尔的鄂温克族自治旗, 住宿: 经济型酒店,200元/间; 中餐: 一个简餐,10元钱够两个人吃了; 晚餐: 烧烤+啤酒,20元钱足够。

白雪阳白雪阳优质答主

1、河南省周口市:周口属河南地级市,因沙颍河古称周水、古项城亦称周口而得名,位于黄河以南,淮河以北,河南东南部。周口市是豫东平原的一个普通城市,周口下辖郸城县,此地出名是因一句“天上少林,地下郸城”的宣传口号。大家都知道,天下少林出了名少林寺,是少林功夫发祥地,有“天下功夫出少林”一说。既然有了“天上少林,地下郸城”的口号,可想而之,郸城县在当地还是很有名气的,同时可以想象此地居民的淳朴了。在河南,周口市的消费处于属于偏低水平,一般居民一个月的花销在500元左右,如果有伙食的话,可能花费更少,只需三四百元。总之,周口的生活属于低消费水平,当地人都比较朴实。

2、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七台河市别称煤城,是黑龙江省辖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松花江中游南岸,煤炭资源极其丰富,是新兴的现代化煤电、化工基地。七台河是黑龙江下辖的地级市,此地特产为小麦、玉米、大米等谷物和煤炭资源。大家都知道,煤炭资源属廉价能源,该市的特产决定了该市的物价不会太高,七台河是低消费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不高,当地人一个月的花销400500元即可解决。

3、江西省抚州市:抚州市辖1个市辖区、9个县,总人口415万,面积1.8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新兴的经济城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东。抚州市是旅游圣地,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庐山”,有中华母亲河——“长江”,有革命的摇篮红色故都“瑞金”,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有中国第一大河在中华大地上的第一大峡谷“ Chattanooga”。

4、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州,行政公署所在地为凯里市。有7000多年的历史文化,苗族居民约占全州总人口的42.6%,侗族约占30.6%。地处黔东南的苗族侗族自治州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下辖区,贵州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平均温度22度,凉爽宜人,是避暑休闲的胜地,该州特产丰富,有酸汤鱼、有金丝绞薇、有黑糯米酒。当地的苗族居民善于歌唱和跳舞,且有苗年和吃新节等节日活动,这些民族文化使来到这里的游客流连忘返。

5、甘肃省天水市:天水古称冀,秦王朝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先祖——大费建国于此。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黄土高原西南边缘的长江流域,陇山东南麓及秦岭北侧的渭河上游海拔1042—2840米的1.43万平方公里狭长渭河谷地。西汉初年设邽县、冀县,因跨渭河两岸,“其北曰邽,其南曰冀”而名。北周时期“因水得名”,列郡为州,始置天水郡。

6、福建省三明市:三明是福建省辖市之一,地处福建省中部西北面,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距离均仅5小时车程,是东南沿海进入内地大陆腹地的“两翼”结合部,福建、江西、浙江三省交界处,素有“两省通衢,粤闽咽喉”之称,也是福建省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这里出产黄花梨,黄花梨是海南特有的一种豆科植物、它密度大、强度高、材质硬、耐腐蚀、不易变形和开裂,可生产高档家具和工艺品,三明被称为黄花梨之乡。三明市的居民平均一个月的生活支出大概在700元左右,物价略低于省内沿海地区,是一个低消费的城市。

7、山东省莱芜市:莱芜曾名嬴、嬴牟、新泰都,地处山东省中部,济南市东南面,北起汶河与泰安接壤,南至牛泉界山与新泰毗连,因历代产莱芜钢剑著称,因此以“莱芜”为市名。莱芜别称“钢城”,因为其是驰名中外的“千年钢城”、“中华老字号”,全国三大优质钢生产基地之一,山东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