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有何规律?
A股有自己的运行轨迹,这个无法改变,只能适应。 就近期行情而言,A股的走势基本就是受外盘影响低开,然后震荡拉升,但是成交量依然会萎靡,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周末或者重大利好的出现才会改变。至于下周一的开盘,受到周六降准利好刺激应该会有高开,之后怎么办仍然得看市场自身的选择。
关于后市,目前市场上观点众说纷纭,有认为是底部的,也有认为是在筑顶的,还有认为区间震荡的。我认为后两种观点更有代表性,毕竟从长期来看,中国股市还是处于牛市的进程当中,只是中间夹杂着漫长的熊市,而短期的下跌又让一些人丧失了信心。但是任何一波牛市来临之前都是要洗一洗盘的(2015年的暴涨除外),否则不会走成目前的结构性牛。所以,我坚持自己的判断,短期底部已经探明,后市进入震荡上行模式概率偏大,但是空间有限。
对于投资者来说,现在最头疼的问题是不知该抄底什么板块。我觉得可以分两步来操作。第一步,选取最近五年行业指数涨幅排名靠前的板块,找出来放入自选,第二步,等待回调至趋势线或者60日线附近时逢低吸纳。当然,很多个股会先于板块启动,这是需要投资者自己去把握的。
在中国股市,有很多流传的规律,大部分都没有科学的证据来支撑。但笔者近日发现一条规律,不但有规律,而且有科学的证据来支撑,故与广大股民分享。该规律就是:从历史数据来看A股存在“两会魔咒”,即指数在“两会”期间总体保持震荡,基本原地踏步,且下跌概率高达七成,近10年仅平均上涨0.65%!
A股有“两会魔咒”,10年仅平均涨0.65%!
每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两会”期间,A股市场往往走势较弱,因此A股有“两会魔咒”一说。从2006年至2015年10年的A股历史数据来看,大盘在两会召开前后的涨跌概率基本各占一半。
上证指数在两会前五个交易日累计上涨次数为5次,下跌同期下跌5次;两会期间指数累计上涨次数为3次,同期下跌7次;而在两会后5个交易日有4次上涨,6次下跌。“两会行情”下跌概率略高。从涨跌幅来看,上证指数在两会前五日平均跌幅为0.55%,下跌的5年平均跌幅为0.99%;同期上涨的5年平均涨幅为0.37%。而两会期间10年平均涨幅为0.65%。
从资金流向也能看出,“两会”期间资金往往外流,市场走势低迷。从历史数据来看,近两年“两会”前后的主力资金流向规律性较强,均表现为“两会”前主力大量净流入,两会期间连续大幅净流出,两会后随着行情恢复而再次大幅流入。
如2014年两会前的2月19日—21日,主力净流入指数分别为73.66%、52.82%、54.81%。“两会”期间(3月3日—3月13日),主力净流入指数均为负数且连创新低,最低跌至-50%以下。“两会”后的3月14日—18日,主力净流入指数再次大幅回升,分别为51.06%、68.55%、62.44%、60.21%、71.48%。
从个股涨跌幅来看,两会前后小盘股相对走强。“两会行情”中各指数涨跌幅差异不大。2009年至2015年,创业板涨幅跑赢上证指数的情况共有4次,其余3年创业板指数涨幅小于上证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