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中国谁最厉害?
2015年,我入驻策略中国的时候,曾经发过一篇文章《一个老炮的自白》,文中这样写道—— 我是从2013年8月份开始正式接触股票市场的,之前在券商的研究所工作了四年,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汽车和新能源,也做过一些其他行业(机械、家电、轻工等)的研究工作。但说实话,我对股票市场本身并不是特别感兴趣,进入研究所工作的原因也是因为所里当时正好缺汽车行业研究的人;同样是因为所里的研究团队需要扩大,所以才将我对外招募为分析师。
所以,说我是老炮儿其实一点都不过分,我的炒股经历可以追溯到二十三年前了,那时候才上初中,老家有个远房舅舅,没事就拉着我在股票机前研究个股;后来上了大学,也是这个远房舅舅,让我学会了炒短线,那时我们所在的城市还没有网吧,所以我每天晚上放学之后就会去学校附近的一个游戏厅里玩到九点,然后回家赶早市,每天如此。记得最清楚的是那会儿我最喜欢炒的国电电力和大显股份,结果都是越炒越深,几乎把自己搭进去。
大学毕业之后,由于专业是理工科,被分配到工厂,本来就已经计划好要辞职创业的我,顺势就提出了离职申请,离开了那个让我伤心的地方。
是的,我就是一个有故事的女同学! 后来离开故土,到了远方,终于实现了当初想辞职创业的愿望,只是这中间隔了整整九年,从一个年轻的职场小白,变成了一个中年油腻大叔。
在这九年里,为了生活,除了做投资以外,我还兼职做过外贸,房产中介,甚至开过一年多的出租司机,总之干什么都不稳定,赚钱也更没有规律可循。还好我有一个很好的妻子,她一直在背后默默的支持着我,这才让我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时间来到2015年初,这时我已离开职场多年,却突然收到了前老板的微信消息,问他是否还招聘分析师,得知消息后我顿时心花怒放,马上买了张机票飞回北京,从此再次过上了双宿双飞的工作生活……
虽然已离开职场多年,但因为一直都有在看书和学习,并没有感觉跟公司其他同事之间的代沟,反而因为对于事物理解和认知上的契合,让大家觉得我俩之间的交流没有任何障碍。
这要看你所谓的策略中国是大策略还是小策略了,大策略的话就是军师类的郭嘉、鲁肃、诸葛亮、鬼才庞统、还有那个被埋没的许攸这几位是超一流的存在。下面就是超一流与一线之间的一个空档期,就是李儒、沮授、田丰、黄权、法正、蒋琬、张昭、张纮、陈宫这几位,其中陈宫和沮授的一生是比较让人唏嘘的。一线军师有袁绍的审配、程昱、荀攸、荀彧、贾诩、毛玠、刘晔、司马懿、以及关羽出世之后的神机军师伊籍。还有位被埋没的天才,周瑜的好基友鲁肃。下面的二线军师有程普、赵累、赵昱、糜竺、许褚、李严、廖化、董袭、太史慈、孙静以及那个被曹操气死的刘晔的好基友刘修。当然还有那吴国的四大家族周瑜(周家、顾雍(顾家)、陆逊(陆家)、全琮(全家)。
接下来是小策略,就是特指计谋方面,有计谋使用次数的有诸葛孔明、周公瑾、郭嘉、关羽、沮授、吕蒙、司马懿、荀彧、黄盖、太史慈、贾诩、审配、夏侯渊、于禁、文聘、马超、张辽、高览、乐进、曹洪、李典、甘宁、潘璋、韩当、太史慈总共二十六人。其中诸葛亮一共使用了十八次计谋,而周瑜使用次数最多达到二十一次。计谋最高阶的是十次以上,有诸葛亮、周瑜、郭嘉、关羽、沮授、吕蒙、司马懿。然后是三次到九次,有贾诩、荀彧、夏侯渊、张辽、太史慈、甘宁、文聘、于禁、乐进、曹洪、李典、高览、潘璋、韩当、太史慈、黄盖。
最后就是军种上的策略,就比较多了像刘备的仁德兵、董卓的精锐兵张鲁的术士兵。而周瑜、诸葛亮、庞统的水兵也是相当厉害的。还有曹操的骑兵和谋士兵也是相当的厉害。
最后我总结了一下我认为的最厉害的一百位大策略师:诸葛亮、郭嘉、沮授、鲁肃、贾诩、周瑜、袁绍、孙坚、孙策、司马懿、黄权、吕布、陆逊、荀彧、毛玠、李儒、张昭、陈宫、法正、荀攸、刘晔、张纮、蒋琬、李严、徐庶、吕蒙、田丰、法正、审配、赵累、周泰、孙静、于禁、程昱、乐进、吕虔、庞统、关羽、甘宁、李典、张辽、马超、夏侯渊、典韦、高览、孙乾、文聘、董袭、太史慈、张合、赵云、张飞、魏延、黄忠、曹操、孙权、许褚、刘修、伊籍、陈兰、张宝、孙策、糜竺、赵昱、周泰、黄盖、潘璋、韩当、费诗、黄权、傅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