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是投资还是融资?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从企业生命周期看,无论公司发展处于哪个阶段,进行并购都是其扩大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次,从企业资本运作角度看,并购操作实际上包含资金融通与经营协同两个层面,因此无论是融资还是投资都有其存在的基础;最后,从财务决策角度看,对于特定项目而言,究竟是应该按照融资方式进行会计核算(将其作为负债处理),还是应当按照投资方式进行会计核算(将其作为资产处置),关键取决于该项目在公司财务决策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资金是否真的“流入”了公司。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对成熟的企业来说,通过并购实现扩张属于再投资行为,相关的资金支付应当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右方(即确认为企业的负债);反之,对于成长中的企业来说,通过并购方式增加净资产和生产经营能力则属于一次性投资项目,相关支出应当计人资产负责的左方(即确认为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2.对公司而言,如果一项交易同时满足投资性与融资性的特征,则应当分别区分各项交易的收益与风险,分别确定各项交易的会计核算属性。例如,对于具有投资性特征的并购交易,在确认收益时应当根据投资的内在价值变化来计量;而对具有融资性特征的交易则在确认收益时应当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基础加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