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撤离中国是好吗?
1、从历史的角度看,外商投资中国,是顺应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是历史正确的一方; 没有外资的进入,就没有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就没有沿海城市的对外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就会迟很多年;当然,也会少了很多沿海城市以开放吸引外资建设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少了很多地方的GDP和税收。
2、站在时代的高度来看,现在是中国对外资最友好、最优惠的时期之一! 美国不断升级对中国的贸易战,欧美各国对中国经济的遏制与打压,除了外交上的斗争,经济上是必然要通过降低中国出口产品收益的方式,来抑制中国的发展。
同时,由于美元作为世界货币,而美国的资产价格又是全球市场联动,美联储每一次加息,都会导致外国投资资本流出,中国经济又处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外需下降,外贸顺差减少,外汇占用增多。 面对日益严峻的外汇形势,国家适时推出外汇管制政策,允许境内机构和个人直接投资境外优质企业,这是中国金融改革和开放的举措。
3、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大增,供给侧结构改革成效尚未完全显现,需求侧的稳增长压力凸显,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金融去杠杆任务都十分沉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不能低估。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外资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在一部分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还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将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难题。
实际上,所谓外资撤离中国是个伪命题,无论现在,还是未来,中国市场对外资来说仍然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巨大的市场,外资仍然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这是为何呢?
首先,目前来看,虽然受疫情影响,我国一季度经济数据不太好看,但这只是短期现象。当疫情结束后,随着复工复产的全面推进,被疫情耽误的需求会被释放,而消费也会重新回暖,投资也会明显回升,经济增长将明显反弹。
从未来发展来看,虽然中国经济受人口老龄化加深,经济潜在增速长期趋势下行,但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明显优势,经济增速仍将在全球位居前列。特别是中国内需市场规模非常广阔,未来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中国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不断增强,仍然有能力保持较为高的增速。
同时,目前中国储蓄率仍然较高,这意味着经济抗外部风险冲击能力强,而且投资资金来源充足,投资率高,经济发展可以保持自给自足。
第二,未来随着经济逐渐迈向高质量发展,产业链不断升级,高科技公司增加,投资收益仍会处在较高水平,有较高回报率。特别是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提速,未来外资进入金融行业将变得更加容易,金融领域将会是一个巨大的蛋糕。因此从长期来看,经济基本面仍然会是吸引外资流入的重要因素。
第三,目前中国资本仍然限制流出,这使得国内资本难以大规模出逃国外,这有利于吸引国外资本流入。因此,资本管制也是吸引外资流入的重要因素。
第四,目前人民币虽然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但在新兴市场货币中,人民币汇率仍比较坚挺,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竞争力增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将继续提升,长期来看,人民币将呈升值趋势。因此汇率升值的财富效应也对外资具有比较强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