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收入低?

乐有信乐有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引用一句经典语录,在引申回答这个问题—— 美国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中国是“既无鸡亦无蛋”的问题。 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正是我们祖先一代代努力想要解决的难题——“既无鸡亦无蛋”。 说中国是个“无中生有”的时代似乎更合适。

1. “无”人口红利(劳动供给)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到90年代之前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这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条件——劳动力成本降低,人口红利涌现。 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目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达到1.4亿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而到2050年前后,预计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将接近20%。

这意味着中国在未来30年内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减少,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还有“失独家庭”“留守儿童”等问题也不断出现。

2. “无”土地红利(资源供给)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说:“中国的土地太多了……如果土地少了,地价上升了,很多产业就不复存在了……” 中国是一个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都非常丰富的国家,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同时也是造成中国经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同样的投入,在美国可能就能获得10%的回报率,而在国内很可能就只能获得5%的回报率,多余的部分被无谓的消费掉了。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将被征用,转变为建设用地、城市用地。但与此同时,更多的荒地、未利用土地将会被开发出来,土地的边际收益还会进一步降低。所以可以看到近十几年来,虽然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但是土地价格增幅并不大,远不及房价的增长速度。

3. “无”金融监管(市场体系) 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还很不完善,银行利率市场化才刚实现不久,人民币跨境自由流动和监管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对资金高效配置极为不利。 而另一方面,作为全球储蓄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居民存款增速还在持续下滑中。 这不仅是居民消费能力不足的表现,也是金融行业效率低下导致的。由于金融监管不到位,大量的社会成本和风险被转嫁给企业和居民。 同时,金融机构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本身存在着外部性和公共性,也需要借助外力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方嘉鹏方嘉鹏优质答主

中国的收入分配存在一些问题,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偏低,这是中国人感到收入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初次分配解决不好,再进行再分配,国家的税收就上不去了,最终政府用于促进社会公平的转移支付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也就受到了限制。

要提高劳动收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最低工资水平。近几年,政府在这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目前,中国26个省份都发布了工资指导线。多数地区的上线都在14%以上,中线在11%左右。

除了提高劳动收入以外,还要改善收入分配,抑制垄断行业的高收入。当前,中国行业间收入存在较大差距。比如从2005年的数据看,收入最高行业的平均工资大约是收入最低行业的5倍,收入差距仍然很大,一些垄断行业的高收入也还存在着。这主要是因为垄断行业存在内部职工收入和企业利润不规范,政府在定价,管理中缺乏透明度。

要解决这些问题,当前需要做好的工作包括:强化工资的市场导向,建立企业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推行集体协商制度,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监管。

对于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分配管理,要推行经营者年薪制,加强政府监管,建立公开透明的收入分配和财务制度,规范奖金和福利,加强职工工资分配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