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适合长线吗? 中国 A 股市场是一个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这个市场里有着大量的「聪明资金」,这些聪明资金的动向对于股价的影响远远超过散户和投机者。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研究这些聪明资金的动向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那么有哪些典型的聪明资金呢?它们又都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在我的分类中,可以把聪明资金分为机构与个人两类,下面我分别介绍他们的操作方法。
一、机构的操作手段
1、基金 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其风格大多比较均衡,不会刻意去追逐行情。在选股的时候更注重基本面,较为看重企业是否价值低估。在选择行业上,偏重于选择未来景气度向好的赛道,进行深耕细作。
2、保险资金 相对于基金而言,保险的资金更加偏向长期配置,并且因为需要覆盖客户的终身保障需求,不得不加强对其持有的资产的风险控制,这就使得其在投资上更为谨慎,偏好安全边际更高、风险更低的产品。在具体投资的操作层面,由于保险资金规模较大,往往能够影响股票的走势,并且由于其属于长期资金,更加倾向于和企业长期合作,所以往往能够获得比投资基金更高的收益,同时承受的风险也要小于基金。
3、社保基金 社保基金属于长期资金,其目标不是追求高收益,而是确保基金的保值和增值,防范未来的养老金缺口。所以在选股上相比基金又要更偏谨慎一些,主要注重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冲基差(期现套利),另一方面是寻找价值洼地,买入并持有到价格回升至合理水平(左侧交易)。
4、券商资管 相比于基金等理财产品,券商资管在产品设计上更为灵活,可以在保证资产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寻求较高收益,所以相对而言更适合追求回报的投资者。在投向上,券商资管会结合市场的热点以及行业的风向进行择时布局,同时在管理上更加侧重策略的执行和头寸的调整。
二、个人的操作手法(散户)
散户由于资金量较小,所以在A股市场上通常会被动接受“强者恒强”的事实,很难对股价产生真正的实质性影响。但由于散户人数众多,一旦形成合力,也可以改变股价的走势。于是聪明的投资者就会想办法去利用散户的这种心理,制造出股价上涨的假象,进而从中获利。 常见的套路有:拉尾盘,炸散户,打板,套牢散户!
赞同 490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5/21 19:18:14 长线操作是股市中的基本操作法。长线操作,就是以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持有作为目标的操作方式。采用这种操作方式的人,他们不太关注中短期的股价波动,只关心企业的基本面和实质性的投资价值。他们主要是在年度报表出来后进行选股,在中报出来后进行调仓,在季报出来后进行小幅调整仓位。长线投资一般不参与行情涨幅较小的调整浪和盘整浪,只参与幅度较大的主升浪。
长线适合不差钱的人
由于股市存在大起大落的剧烈波动,所以长线操作必须经过多次熊市和牛市的洗礼。也就是说,要熟悉市场必须要有数年的实战经验。比如过去20年里,中国股市经历了至少4-5次牛熊循环,一个成熟的长线投资者一般必须掌握至少2-3个牛熊循环。只有经过多次牛熊循环,一个长线投资者才可能积累下丰富的经验以及市场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和操盘技能。
长线投资讲究顺势而为,要能看懂大势,才能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比如在熊市阶段,在市场处于底部区域时,要敢于建仓和加仓;在牛市阶段,在市场进入顶部区域时,要勇于减仓和空仓。比如在牛市阶段,要注重做多和持股,敢于在熊市末期大胆建仓,敢于在牛市主升浪初期加仓,敢于在牛市主升浪过程中持股。
同样,在熊市阶段,要注重做空和观望,善于在牛市末期大胆减仓,善于在跌势初期选择空仓,善于在调整浪和盘整浪中波段操作。
以上任何一种操作都需要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深厚的投资理论作指导,对于一个没有受过市场训练的股民来说,一开始采取长线操作是不大容易掌握操作要领和技巧的,往往会由于持股时间过长而经不起市场持续的大跌,从而被套得粉身碎骨。
所以,长线投资是对市场的长期认识和思考的结晶,是对整个市场的高度把握,是建立在对市场具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的。长线投资由于持股时间长,必须事先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保障。一般要经过一次熊市的洗礼,才会真正具有长线投资的思维模式。只有在具备了相当实力之后,股民才会具有长线运作资金的胆识和自信,才会从内心深处真正想做长线。
长线不适合中国股市
长线投资法对证券市场的要求是很高的,它只适合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而不适合我国处在新兴加转轨阶段的不成熟市场。
美国是典型的低税收、高福利国家,政府对股民的证券交易采取低税率,一般只收取极少的印花税,基本相当于免征,所以非常适合长线投资和长期持股,如世界著名的巴菲特就是长期持股不动的典范。美国经济运行比较平稳,周期性不十分明显,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只有1%—3%,熊市的跌幅也较小,一般在5%-20%的区间运行。在持续长达25年的牛市里,期间只有一次下跌幅度超过15%。
美国股市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大盘股,其绩优明星股在相当长时期里每年的分红派息超过6%,远远超过了同期1-2%的银行利率,使股民长期持有绩优明星股获得了十分丰厚的长期回报。另外,美国上市公司总数3万多家,其中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高科技公司就达1万家,他们一般采用派发股票股利的方式向股民进行分红,大大降低了股民持有股票的成本。以上因素加在一起,使美国股民长期投资成为常态。
与中国股市的熊市时间长、跌幅深相比,美国处于牛市时间长达十年之久,股价从低点到高点上涨了十几倍。由于美国股市属于机构投资者主导的慢牛行情,因此个股每天的振幅和换手率一般只有中国股市的1/10左右,一年内的涨跌幅也只有中国股市的两三倍。
美国的慢牛行情和低风险指数,造就了世界上无数的长线大富豪。比如微软的比尔·盖茨、思科的史密斯和甲骨文公司的劳伦斯·埃里森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持有的股票一般每年的涨幅都超过30%,持有的时间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因此长线投资成为了“华尔街”最流行的炒股理念。
而中国是一个人均收入不太高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对股民的证券交易采取高税收的政策,一般要征收3%左右的印花税、10%的红利税和20%的资本利得税(1万元的盈利要缴纳2000元的所得税),其税收负担是美国的100多倍,大大降低了股民的持股兴趣。
中国宏观经济由于是典型的转轨加新兴国家,因此周期性十分明显,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在8%—15%,熊市跌幅也在50%—80%的区间运行,处于快速涨跌的过山车行情。中国上市公司总数只有1000多家,其中大盘蓝筹股只有50家左右,他们一般很少向股民发放股票股利或支付超过10%的红利,大大降低了股民长期持股的兴趣。
此外,中国的股市是一个散户主导的市场,由于政策的不稳定性和信息的扭曲性,造成了中国股市周期比较短、涨跌变化剧烈、机会稍纵即逝的特点。由于熊市调整十分惨烈,牛市持续时间不长,因此长线投资在以散户为主的中国股市是行不通的。
中国股市牛短熊长的特征决定了股民以中短线投资为主,而缺乏长期投资的基础。由于中国散户的平均持股时间仅为美国股市的1/20,平均换手率更是美国股市的5倍以上,因此在中国股市短线投资和快进快出更加符合中国股市的实际。所以长期投资在中国还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是少数资金雄厚、风险偏好度小的机构投资者采用的操作手法,其投资收益率也赶不上“波段操作法”的平均收益率。
赞同 135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12/31 15: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