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住建委何流?

耿溪焰耿溪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问题问的很奇怪。 首先,我不知道你所谓的“建委何流”是指什么。我是上海土著,从小在虹口区长大。小时候对政治完全不敏感(我90后的),所以从未听到过这个人及其相关的传闻。 我猜,题主可能指的是近期网络上疯传的“上海某副局长夫妻豪宅偷情被当场抓包”事件中的被偷情的“原配”。 但即使如此,这个“建委何流”也显然是个化名。原因也很明显——如果这个人真是公务员(而且是厅局级干部),是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在网上爆出来以后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的。别说一个普通的处级干部了,哪怕是副部级干部,也不可能在面对网络暴力的时候还这么淡定。

再说说这栋所谓的“千万豪宅”。说实话,就我周围人的收入水平而言,买这样的房子算不上什么难事。比如我的前领导,也是副厅级退休干部,当时就在这套房子同一小区买了三套,其中一套自己住,另外两套出租。因此网上说他“有本事自己住一套,其余两套租出去”倒是也没什么错。 但是,这位副厅长购买三套房产的时间是2012年到2013年。然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时间轴——2016年初,上海出台房地产相关政策;2017年,该房源加入限购政策体系;2021年4月,网传该房屋将拍卖。

从2017年开始,这栋房子就已经在限购政策的范围内。作为普通的市民百姓,我想请问问大家,有谁有能力,或者可以找到一个非普通市民的身份来规避这已经存在的限购政策呢? 这个故事其实还涉及到了另一个社会热点——“学区房”。上海这栋“千万豪宅”属于长宁区的愚园路,这里是长宁区有名的学区房。而关于“学区房”的问题,我想请允许我用一句电影《后会无期》的经典台词结尾——小孩才有资格选择学校,大人只有考量的分数和排名。

栗柏茜栗柏茜优质答主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房地产税” 。 “房地产税”是一个政治概念,其指向是政府征税的对象从土地、房产转移到家庭财产的范畴。 所以与其问这种问题不如直接去搜索政策文件看看中央的态度。 其实最近关于这一块的讨论很多,知乎也有好多讨论文章。 比如这个(可以关注下) 这篇是我写的 关于上海的房价,我们之前写过一篇《 上海楼市到底是不是泡沫》 还有这篇 关于学区和学区房,我们写过这篇文章《 为什么要限制学区?因为中国不缺学区房!》 以及这篇文章《 中国城市学区房到底该不该炒?!!!!!!!!!!》 我们也写了一篇关于“空置率”的文章《 空置率高不高,跟炒房没关系,但炒房肯定让租金上涨!!!》 以上文章都是根据我们的判断写出来的分析内容,可能没有权威性,仅供大家参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