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盘股票有哪些?
1.根据流通市值,A股一共3800只左右的股票中,200亿以下的占了97%,其中100亿以下的有2400多只;50亿元以下的有2700多只;10亿元以下的则超过了3000只了。。。 因此一般说的小盘股就是指流通市值比较小的一类股票(当然还要考虑其成长性、盈利能力等); 而中盘股一般指主力资金规模在60-500亿元的股票;大盘股一般指主力资金规模超过500亿元的股票。所以从流通市值来说,目前市面上所说的中小板全部是中小盘股的范畴内。
2.因为很多概念和名词都是人为设定的,因此现在市场对中小板的定义也不是很统一,有认为全部创业板的股票为中小盘的,也有把10亿流通市值以上的视为中型股、以上称为大市值股的;而有的观点则是按照中小板的定位,把主板里的总市值小于500亿的都归入中小盘的范围里来。 所以题主最好还是问清楚朋友到底说的是哪种情形下的中小盘或中小市值的概念。
另外补充一点就是,最近两年又新推出了一个创业板板块,该板块的股票都是中小盘甚至说是小盘的股票了。 目前市场上中小盘概念的指数基金比较少见,不过ETF基金倒是有几只,比如上证50ETF(510050)、沪深300ETF(510300)和中证500ETF(512500),分别跟踪的是沪市大盘综合指数、深市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前两者属于大盘股,后者的成分股大部分是中盘股但也有部分是小盘股了 目前市场上没有专门投资中小盘或中小市值的指数基金,但是这类股票数量最多且占主流地位,所以投资者完全可以自行构建一只这样的指数基金,方法如下: 第一步:筛选出当前流通市值较小的一级行业指数。 通过同花顺iFinD数据平台可以找到各行业的总市值排名情况,然后按流通市值降序排列即可知道各行业总市值最大的几只股票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除了食品饮料以外其他行业的流通市值最大值均不超过1000亿元。由于行业之间有重叠的部分,所以我先对各行业的流通市值进行了加权平均后再与全市场的流通市值平均值进行对比,结果如下图: 可以看出,剔除掉白酒行业的食品饮料外,其余一级行业内流通市值排在前面的个股绝大部分都低于全市场流通市值的平均值即96.26亿元,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些流通市值较小的行业筛选出来作为后续构建指数的基础品种的行业。
第二步:初步确定指数成份股的初选范围。 根据上面的分析,初步可以确定要纳入下一步研究的行业数大约为34个左右。接下来我们再用全市场的流通市值的加权平均值来对上述行业进行加权排序,并计算出这些行业中流通市值排名前五十名的具体数值,然后将大于前述加权平均值的前五十名个股的名称及代码罗列在下面,以供进一步研究: 将上表中的个股按照代码和简称进行重新整理后就得到了如下的表格,我们将它命名为“中小盘基础品种池”: 第三步:根据一定的策略和标准对初始指数的成分股进行筛选。 在确定了中小盘股票池的基础上,我计划用以下几个标准来进行后续的跟踪和研究并最终建立中小市值规模的指数基金:
1、选择上市时间满两年的个股;
2、选择连续多年盈利的个股;
3、剔除过去三年股价涨幅过高的个股;
4、剔除ST或*ST个股,以及近两年有退市风险的个股;
5、剔除总市值高于1000亿的非中小市值股票;
6、如果某个成份股市盈率过高,则将其调出,直到达到合理的市盈率水平为止; 如果某个成份股被多次剔除的话,也将其删除。经过上面六个步骤的剔除以后,最后得到的成份股共有220只,再从中选出流动性好、交易活跃度高的个股约60到80只,就构成了最终指数基金的成分股。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上述的选股过程只是初筛而非精筛,而且每个投资者的选股思路不同,因此在最后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
总之,我自己觉得这是一个挺有意思且很有实践价值的事情,希望楼主也能一起参与进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