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为什么破产?

淳于凌婷淳于凌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接触过很多破产的光伏企业,其实他们破产不是因为光伏行业不行,而是他们进入这个行业的时间点不对,或者说他们在行业还没有起来的时候就进入了这个行业的竞争。 举个栗子:2013年我正在读研一,那时候去应聘,遇到了一个新能源公司招聘(具体名字就不说了),当时他们就在招生产厂长以及大量生产员工,于是我当时就去了。到了那里以后才知道是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当时公司还在建设期,厂区全部都是工地,随后不久我就被分配到了厂区的发电车间,开始了我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之旅…… 当时的工艺还不是现在那么先进的PERC技术,使用的是PBC技术生产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也就是所谓的BSG(边框式组件)。随着后来行业回暖,公司投入了全自动生产线,更换了生产工艺并增加了新的产线,而我在那个时候由于不适应流水线的工作从而选择了离开。虽然时间过去了这么多年,但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当时我接触到的许多同事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看中了太阳能行业的前景所以才选择来到了这家新兴的新能源企业。

再说说我后来接触到的一家破产的光伏企业,他是一家专注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的企业,位于我所在的学校附近,当年刚刚建成投产的时候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投资规模很大,但是由于技术较为落后,因此生产的产品成本较高,难以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竞争,随着行业整体产能的释放,该企业的现金流开始恶化,加之企业自身的资金运转出现问题,最终走向破产重组的道路。 以上都是我根据工作经历所描绘的两家破产的光伏企业,实际上我国每年倒闭的阳光太阳能电池片生产企业还有很多,只是因为规模一般都比较小,所以没有什么媒体进行报道而已。

其实这些倒闭企业的根本原因还是进入行业不当所致,试想一下,如果第一家倒闭的企业能够坚持到行业回暖,或者第二家企业能够坚持到技术的更新换代,那么他们必然能够度过行业的寒冬,迎来发展的春天。当然这也只是假设,事实上他们都是在行业刚刚崛起的时候进入的竞争行列,没有能够做到顺势而为,因此只能接受行业的淘汰。

禹沐伸禹沐伸优质答主

第一,光伏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更新快速,只有保持一定的规模才能保持盈利,所以光伏业具有“大者恒大”的行业特征,许多国际光伏巨头如美国的太阳能公司、德国的Q细胞公司等都因无法保持规模而破产清算。而我国的光伏企业原本规模就远不及国际知名厂商,近几年,随着国内光伏产能的快速增长,组件、电池片等制造企业产能过剩,产品不断降价,导致企业利润率逐步下降,规模小、缺乏自有资金的企业只能在亏损的状态下生产以维持员工稳定和市场保有量,最终由于资金链断裂而陷入破产困境。无锡尚德是我国最大的光伏制造商,由于过度扩张,债务规模过大,2012 年以来业绩大幅恶化,银行为防范风险而收缩对其的信贷支持,最终使其资金链断裂。

第二,光伏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盈利能力,而我国大多数光伏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且缺乏技术研发投入。据统计,2011 年,德国光伏企业的平均研发费用是4.8%,美国光伏企业的平均研发费用是2%,而我国只有0.5%。缺乏核心技术是我国光伏企业盈利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也加剧了其破产风险。

第三,我国光伏企业过于依赖出口,而2008 年之后欧洲许多国家削减光伏补贴政策,光伏行业产品需求大幅萎缩,导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量和价格大幅下滑,使我国光伏企业的生存更加艰难。以无锡尚德为例,无锡尚德90% 以上的产品需要出口,2010 年,美国政府率先发起了对尚德的“双反”调查,随后欧洲PV 光伏联盟发起了对尚德的“双反”调查,尚德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贸易壁垒攻击,最终使得尚德由盈转亏直至破产。

第四,行业利润下降和恶性竞争导致光伏制造企业成本上升、收入下滑,2007年起,国内光伏企业盲目扩张,产能严重过剩,光伏电池、组件行业利润率大幅下降,导致光伏企业业绩变样、利润下滑。光伏组件厂商为了争夺有限的订单,不得不在有限的利润空间内进行激烈竞争,不得不在产品上提供更长的质量保证期和加大质保力度,进一步抬升了企业成本。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