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证券行业新规?
证券从业人员不得买卖股票是证券法长期以来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设定的初衷是为防止出现市场操纵、内幕交易和利益冲突,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不受侵害。但从实际情况看,该项规定也给从业人员的投资带来不便,因为按照规定,他们既不能投资股票,也不能投资股票型基金,影响了他们分享资本市场发展成果。事实上,从以往查处的市场操纵、内幕交易和利益冲突案件分析,作案者不少都不是严格的证券从业人员。因此,从保护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减少市场违法违纪行为,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加资本市场投融资出发,建议修订证券法相关内容。
修改草案规定,证券业、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任何单位和个人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可以经营证券业务。明确规范证券做市交易、程序化交易。
修改草案进一步加大对证券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有媒体总结称,草案大幅提高行为人的违法成本,完善证券民事诉讼制度,行政罚款由原来最高6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单位有违法行为的,明确追究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个人最高罚款1000万元。同时加大同等处罚措施力度等。
此次大幅修订证券法的消息一经公布,即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据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日图早些时候介绍称,随着资本市场形势的变化,现行证券法有些规定已经难以适应新的监管形势及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如公开发行的条件需要调整,对证券发行行为需要新的规范;市场层次结构单一的状况亟待改变,需要在法律上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留下空间;对于证券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偏轻,难以起到有效惩戒和警示作用。
除了提请审议外,草案也已公布。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乔晓阳介绍,2014年以来法律委员会召开了29次会议对草案进行了4次审议和修改。经过修改,修改决定草案有95条条文,分成12个部分。
乔晓阳说,通过修改证券法,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防范证券风险,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对于建立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形成,发挥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服务实体经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