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行业如何转型?

朴蓓帛朴蓓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由“工程型向企业型”转变

园林企业的发展一直受制于资金、技术、人才等问题,造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差,企业发展方式相对落后,大多企业还处在“工程型”状态。因此,企业如何由“工程型”向现代化“企业型”转变显得尤为重要。“工程型企业”是指以承揽工程为主要经营任务和主要利润来源,施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企业规模大小以承揽工程的能力来确定。“企业型”是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下形成的管理科学、组织合理的高成长性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建设为基础,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管理型、技术型、综合型企业。具体体现在企业对内管理水平、外在盈利能力、风险抵抗力等具有较高的品质。

2、“单业态向全业态”转变

我国的园林企业大多以造园为主,设计、施工、绿化养护、园林苗木、花卉、盆景、古建、雕塑等经营形式大多为单一或几项结合的经营模式,这种业态经营在城市的发展与改革初期对城市形象与环境的改善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的治理、生态功能与城市价值的提升将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单业态”经营模式必将“全业态”经营模式所代替。因此,园林企业必须对行业未来的市场有正确的预知与判断,及早制定全业态战略布局规划,通过收购、兼并、合资、参股、联营等形式,打造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形成“规划设计、投资建设、维护管理、市场营销、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全业态企业。

3、“分散经营向集团化经营”转变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修复工程的市场容量急剧扩张,在国家“一带一路”和“大都市群”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的建设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这为园林行业跨越式、集团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集团化经营可以实现资金、人力、技术等资源的良好配置,实现规模效应,降低经营成本,扩大利润空间,提高抗风险能力。同时,可以实现资本、品牌效应,更易得到政府和客户的信任与认可。目前,北林生态集团已开始在国内进行集团化战略布局,投资组建了多家全资子公司与地方股份制公司。在未来的5-10年内,北林生态将打造百亿级、跨越地域、涵盖全业态的园林集团化集团公司。

4、“粗放经营向科技经营”转变

由于受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技术能力、经营管理素质等多重因素的制约,致使目前园林企业大都处在粗放经营阶段,随着中国城市化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粗放经营的弊端和劣势将逐渐体现,而“生态优先、绿色优先、科学优先”将成为行业的主导思想及建设原则,因此,只有依靠“产学研”结合,发展科技型企业,才能更好地推进行业健康发展,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北林生态依托北京林业大学在人才、技术、研发及绿色科技产业化的综合优势,实行产学研融合的运营模式,在“城市双修”、海绵城市建设、流域治理、山地与废弃地生态修复、乡土植物引种驯化、生态旅游等方面构建了完整的研发、设计、生产、实施体系,为集团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园林企业由粗放经营向科技经营转变走出了一条新路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5、“园林绿化向大生态”转变

“美丽中国”的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为生态建设和园林产业的发展迎来了黄金发展机遇期。行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必将使中国的园林绿化企业站在一个新时代的发展起点上,面对新的发展时期,企业只有在继承和发扬中国园林文化的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维,不断创新技术,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才能在新的时代大潮中发展壮大。

北林生态集团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会议精神和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立足中国“双修”战略、海绵城市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绿色城市、绿色小镇、生态廊道、水生态系统工程等国家战略,秉承“大生态”建设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原则,不断将绿色生态科技与园林文化相结合,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大力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实现全业态产业构架,为绿色中国、美丽中国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