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业集中度高?
集中度高是指某个工业行业的绝大部分资源集中在小部分行业内的大企业中的现象。如美国钢铁业80年代集中度有所提高,1980年美国有105家企业生产钢材,1987年减少到99家,产量从17500万吨增加到18100万吨,年均增长仅为68万吨。而集中在前十家的钢铁公司产量则从63%上升到68%。钢铁工业集中度提高的根本原因是该行业在美国的地位由重要的基础性工业发展成为成熟性行业,需求增长率不高,资本有机构成高,生产趋于成熟,而大规模投资又继续扩大规模。
造成钢铁工业集中度提高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钢铁企业的大中型企业优势。中型企业多兼有中型和小型企业的特点。虽然生产技术和规模不及大型企业,但是其设备相对较新又具一定竞争力,且一般拥有自己的原料基地,经营灵活性也较强。如美国最大的中型企业纳尔逊公司兼并了26家企业,使其产量、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大幅度增长。而其竞争对手,生产类似钢材、产量差不多的克鲁特、罗德和伯纳姆三个中小型企业,由于各自独立经营,产量、销售额、利润均明显下降,1985年罗德和伯纳姆两家公司都相继倒闭。
(2)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的联合发展。主要是几家大型企业间为扩大生产规模和经营范围而相互渗透,结成具有更大经济规模和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据统计,1980年到1987年间,美国钢铁工业中5家最大的企业联合发展就使钢产量增长1900万吨,占钢总产量的60%以上。如1981年美国钢铁集团收购了克利夫兰-克利夫斯钢铁公司,1984年又收购了克鲁特钢铁公司和伯纳姆钢铁公司。
(3)企业战略的转变和兼并浪潮,使资源从低效利用转向高效企业。钢铁生产规模经济要求较大的产量才能盈利,而中小钢铁生产规模小,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市场占有率低,无法与钢铁巨头的竞争对抗。因而中小钢铁就成为大钢铁企业兼并的目标,通过兼并减少钢铁市场的竞争企业数。
上述分析说明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提高是由于钢铁产业处于成熟期、资源过剩的条件下,钢铁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再配置的结果,它体现了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法则,也是企业兼并浪潮推动的结果。企业兼并有利于提高钢铁的竞争力,实现规模经济,提高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水平,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企业兼并推动钢铁行业集中度提高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