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怎么了?
就在昨天,南京银行发布一则事件解决方案公告称,将暂时对理财产品“优享201806”实施暂停申购、暂停续期及提前终止的处理。虽然南京银行声称只是针对“极少数客户”,但外界还是将其看做了是针对此前“钱宝事件”的应对措施。
其实,自今年年初以来,由于违规、爆雷频频出现,引发了多轮涉及银行储户、理财客户的抢倒闭风波。2月份,华信银行迎来政府接管;3月份,安存宝迎来集中到期兑付;5月,盛京银行推出“限售3年”的产品来应对挤兑风潮;6月,浙江泰隆银行2%的存款产品利率被打骨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或是直接引发抗议直接对抗,或是之间存在一定的间接影响,但可以共同体现出当下国内的整体经济运行形势。那么银行业到底怎么了?
1、在当前的国内经济形势下,全社会资金已经出现了整体供给过度、投资/消费能力不足的整体状况。
在今年的三月份,国内贷款增加7055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705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长10342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9207亿元。这些数据说明我们国家当前的贷款需求不足,需要银行为企业提供的支援相对较往年减少。
企业投资意愿不足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经济发展动能转变、调整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来自于高利率环境下,举步维艰的借贷难度。而企业借贷意愿不足最终则要求银行在面向企业时,不得不控制融资总量、提高融资标准。
与此同时,在当前的国内经济形势下,消费者/自然人对于自身财务经营的安全性有着更高的期待。这既来自于其他渠道(例如P2P、信托等理财方式的爆雷)相关的经历/信息所带来的影响,也来自于个人原本就容易保持的谨慎天然属性。这要求银行在面向社会个人时,提供贷款/理财/其他金融服务时,必须提高安全系数、确保风险的低出现。
这两者综合作用,使国内的银行在当前难以保证原有的盈利水平、难以保持原有的业务规模,只能缩小业务范围、降低服务标准,甚至改变服务主攻方向。这是当前国内绝大部分银行的表现状况。
2、“去杠杆”下的资产荒
自2016年开始,我国开启“去杠杆”金融去不良资产化行动,大力挤压实体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权,避免企业随意增加负债率,同时大力降低中央政府对银行的贷款依赖。这些都使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资产现金流运行得到了极大地促进。
但是,去杠杆使商业部门难以从银行获得较多资金流入,同时又进一步使银行无法获得较好的企业收入。并且,当前银行自身的金融杠杆比例也已经到达了历史最高点。这使银行很难再获取更多的信贷资金,进入一个更高循环的状态。
在这种状况下,国内银行也只能将目光投注到较为确定的政府投资、大中型企业,获得一个较低亏损率的结果。
3、中美贸易战冲击了国内现有的全球商业环境
在前几年,我国企业就身处中美贸易战的不利局面中。当前美国升级对华贸易战,使包括国内银行在内的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增高。同时,欧美各国重新评估外资安全、加强外资监管,对中产阶级的企业进一步施加了“红色高危”的色彩。
面对比2008年更为严峻的国际形势,以及相对2008年更不容易改变的国内金融环境下,国内的主要银行只得保持稳健、求稳的发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