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美国商会主席是谁?
1932年,美国的工商业领袖们组建了“工商界援华委员会”(Business China Committee),开始大规模向中国捐款并采购物资,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该组织的执行主任是乔治·E·哈尼克 (George E.HNICKL) ,他同时也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
1945年8月2日,美军太平洋舰队登陆冲绳岛,日本宣布投降。战后初期,由于苏联的威胁和中共在东北的存在,美苏对峙的冷战格局开始形成。当时,美国处于经济大繁荣时期,国内产业纷纷调整转型,而战争期间兴起的军事工业则一直维持着高增长率。
同时,二战时的“租借法案”使美国和英国及英属殖民地之间形成了紧密的经济联系,这些因素都推动了英国在美国投资建厂。为了吸引英国投资,1946年7月,凯洛格—科尔逊会议签署《凯洛格一科尔逊协定》(Kellogg-Cohen Accords )。根据这个旨在加强两国贸易与投资的协定,英国政府承诺,将允许美国大公司进入那些由英联邦国家所控制的领域;作为交换,美国政府同意向英国出口商品,并提供资金以帮助英国重建被战争破坏的工业。
受《凯洛格一科尔逊协定》的鼓舞,一大批美国企业开始进军英国市场。1947年,通用电器公司收购了英国贝尔电话公司。同年,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也取得了在英国经营的特权。
事实上,早在二战前夕,通用汽车公司就已经开始了对欧洲市场的开拓。1938年,该公司就购买了荷兰的克诺普斯公司(Knops),并兼并了法国的苏伊士石油公司(Compagnie des Pétroles de l'Égypte),从而一举成为欧洲第二大汽车制造商。
到50年代中期,随着艾森豪威尔政府的“马歇尔计划”实施完毕,西欧各国经济全面复苏,通用汽车公司的海外业务也获得了高速增长。到60年代,通用汽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甚至超过了福特汽车,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欧洲第一大汽车制造商。
然而,60年代中后期的欧美的反越战浪潮却给通用汽车的海外扩张带来了巨大挑战。尤其是在意大利和墨西哥,美国大企业的投资受到了严重打击。在意大利,工人罢工此起彼伏、政治运动不断加剧,令当地美资企业的生产受到极大干扰。
而在墨西哥,1968年的总统大选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美国使馆人员被杀事件。面对严峻的局面,通用汽车公司及时调整策略,把重点转向了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自二战结束至70年代初期,日本的制造业飞速发展,在亚洲甚至出现了被称为“日本奇迹”的经济发展现象。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各大企业都开始将投资目光投向了日本。
1953年,通用汽车便买下了斯巴鲁汽车(サバル)60%的股份,进入了日本市场。随后又于1955年收购了尼桑(ニーザン)的合资企业,掌握了尼桑的控股权。到了10年代,通用汽车已拥有日产汽车31.1 %的股份,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
除了进入日本本土外,通用汽车还试图引入大量的海外投资,以进一步拓展自己在亚洲的业务。为此,公司不惜违背白宫意愿,坚持要在菲律宾建设一个大型的汽车基地。最后,经多方斡旋,这项计划才得以实现。
7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关系的逐步缓和以及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尤其是中美贸易谈判的成功展开,美国企业进入中国的壁垒有所降低。通用汽车等企业开始重新将视野投射回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