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基金推荐?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任何投资建议都是主观的、动态的,是基于对历史的判断做出的,而历史总是不断地被改变,所以任何静态的“最佳”或“最差”的选择都是不合适的——今天所谓“最佳”的基金,可能过不了多久就变成了“最差”。正如我们很难预测股市一样(尽管有很多指标和方法,但本质上这都是随机的过程),我们也很难找到长期表现稳定的“最佳”基金。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些原则,帮助我们筛选出相对较好的基金,那么这些基金的“差”肯定远远小于其他基金的“差”。 以下原则帮助我选择基金,并且持续跟踪,不断迭代优化我的投资组合。
1. 主动管理原则 这里讨论的主动管理不是指基金是否跑赢市场,因为任何主动管理都要先满足这个条件;这里的“主动管理”是指基金经理能否通过主动调整资产配置比例,在控制好风险的同时获取收益。也就是说,这支基金是不是主动管理的基金,以及这支基金是否实现其主动管理的策略目标。 检验的方法很简单,看过去五年、十年、十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基金净值走势如何。如果走势平稳并且高于基准指数,那就是一只不错的基金了。当然,基金波动的同时也要控制风险,过小的波动和过高的回撤都不是好基金。
2. 风格稳定原则 一只基金好不好,和它是什么风格没有必然的关系,比如股基和债基没有高低之分。但一支基金的风格是否稳定就很重要了。因为无论是股票还是债券,都有它们的周期性和特征,基金如果是追逐热点,今天配置这明天配置那,那就很难发挥长期的优势。所以,一支基金是不是按照它的风格去运作,是非常重要的。
3. 规模稳定原则 在A股,很多时候小市值公司会有额外的回报,因此我们会看到很多基金偏爱中小创。但随着时间推移,好的公司会越来越大,差的公司会被淘汰,因此规模大的基金往往能获得更好的收益。但这并不是说规模大的就一定好,还是要看规模的变化情况。如果规模急剧增加,很有可能是追涨杀跌得到的短期业绩,这种业绩不可持续,将来会归回均值(注意:基金规模过大并不好,过犹不及,平衡很重要)。
4. 行业均衡原则 一个稳健的投资者应该懂得分散风险,一个基金也是如此。我们不要只看它短期的业绩,而是要看中长期,业绩是平稳上升的还是跌宕起伏的,是一个关键标准。当然,业绩好不代表着基金就好,我们还要看看它的行业配置,是否是充分均衡的,有没有明显的不合理之处。如果一支基金明显是偏向某行业的,那么我们就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