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要疏散什么产业?
先放结论,北京要疏散的是制造业中的低附加值行业和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等)。 首先明确一个事,国家不可能为了发展首都的经济就让北京成为制造业基地的。因为一旦如此,就会让北京的生态环境承受难以估量的压力。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这种压力是不能允许存在的。所以从中央的角度看,让北京沦为制造业基地是不符合中央定位的。作为首都,北京应该发挥的优势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因此无论是之前的“北京要建世界城市”还是现在的“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都围绕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进行布局和推进。这两个产业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不高但是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很高,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提高这两个产业的研发能力和科技含量。但是无论这两个产业怎么发展,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对土地和劳动力的需求都是相对有限的。这就意味着只要适当疏导,这两个产业完全可以和低端制造业和平共处甚至促进后者升级。
接下来分析一下北京要淘汰的制造业是什么。前面已经说了,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发展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大的,现在既然有了疏解的非首都功能清单,可以预见这些产业将成为疏解的重点。当然这些产业并不是以低端就业为主。因为中国还有大量的低端制造产业在河北等省份,而这些产业更多的是以低端产业链为主。比如钢铁行业,虽然北京有首钢但是绝大部分产能是在河北的唐山。再有纺织业,江苏南通有着亚洲第一的纺织产业基地,这里聚集了超过5000家的纺织企业,员工总数超过12万人,生产规模相当于北京现有工业总产值的4.7倍,出口总额的16.7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低端制造并不一定就代表是低附加值的行业。这里面其实有一个逻辑顺序问题。如果一个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那么它可能是高附加值的也可能是低附加值的。但如果是低附加值的话就说明这个国家在这个行业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要真正扭转这个格局必须要提升这个行业的技术水平,通过自动化改良工艺流程,提升附加值。这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很多看似是低端制造业实际上可能技术很先进的企业该如何定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