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企业有创新能力?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尝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并回答它。 首先,我们要区分“创新”和“创造力”这两个概念。通常我们谈到一个人很有创意、很有创造力的时候,其实是在表扬他具备独特的想象力与灵感。而创新则更偏重于行为与结果。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只要做出了与众不同且有益的事情,都可以形容其为具有创新力(虽然可能并没有很厉害的创造力)。是否拥有创造力的答案取决于个人的天赋与努力,但能够做出创新的事物往往需要具备一些共同的特征。讨论的企业创新能力也就拥有了可衡量与对比的特征。
为了更清晰定义“创新能力”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将其划分出更多的子类,比如可以按时间划分,将过去10年内取得创新成果的公司归类为“创新型公司”,那么这些公司的创新能力就拥有了一个可以比较的基础——与自身历史上的成绩相比。 同样地,我们也可以按照空间维度对“创新型企业”进行划分,例如将国内所有上市公司按创新能力从低到高排序,前10%的公司就可以认为是“创新型公司”了。这样划分出来的“创新型公司”群体就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考察它们的共性及特点。
不过,这样的分类方法显然过于粗糙,难以准确反映问题的本质。如果我们需要更加精准地对“创新”能力进行度量,就需要更细致的指标体系。 幸运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沙普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完成了关于这一议题的著名论文《企业家才能的概念》,提出了一个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经典模型。这个模型被后人称为“沙普利值”(Shapley Value),并在后来的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沙普利值”不仅提供了企业创新能力的一个理论框架,还给出了计算企业创新能力的具体公式。根据这个公式,如果我们能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就能够通过计算得出一家企业的“沙普利值”。而这个数值越大的企业,其创新能力也越强。 除了“沙普利值”外,其他许多研究也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创新进行了衡量,并且得到了普遍认可。如R&D经费投入(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作为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自然是被广泛应用的创新性评价指标之一;而专利数则可以看作是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有效衡量。另外,企业年报中对于研发项目的披露程度也是一项可以被量化的指标,能够反映企业对创新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