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几大企业?
1,养猪前50强企业(按收入排名) 牧原、正邦、温氏、新希望、天邦; 海大集团、大北农、中粮、金新农、唐人神; 扬翔、通威、福太康、正大、民望; 京粮、北京首农、武汉当代、深圳新星、广州海格; 山东龙大、上海海博、广东鸿图、河南双汇、天津春发; 安徽华昌、江苏神华、湖南新五丰、山西晋龙、新疆特丰; 浙江万向、江苏华裕、四川德康、辽宁禾丰、福建圣农; 北京华都、厦门银祥、广西桂丰、湖北三山 ……
2,养猪后50强企业名单 (按收入排名) 云南腾龙、重庆铁骑力士、河北百健、湖南新五丰、江西汇和; 福建永和、海南日月、成都大北大、哈尔滨玉龙湾、沈阳万隆; 浙江国雄、山东宝来利来、台湾旺旺、广东海鸥、香港众联; 中粮、大北农、中水联合、北京兴潮、天津东大; 内蒙古伊品、上海农工商、南京建兴、山东瑞源、浙江新和; 贵州白鸽、江苏洪泽、陕西恒达、吉林中吉、黑龙江龙生; 四川平川、甘肃普康、山西建龙、江苏正邦、内蒙希森; 福建圣农、山东龙大、广东鸿图、北京新奥、河北双汇; 武汉当代、苏州阳澄湖、浙江中慧、天津新盛、广东广弘;
生猪养殖行业在经过前两年猪价跌入谷底、成本压力大增、亏损加剧及政府不再收储后,众多规模较小、生产效率较低的养殖户(场)淘汰能繁母猪,导致生猪供给能力持续下降,并于15年初触发了新一轮猪周期涨价行情。猪价自15年以来持续高企,而生猪存栏及能繁母猪存栏不断下降,存栏缺口巨大,供需严重失衡。
在此背景下,农业部等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激励养殖户(场)补栏,以期扩大生猪养殖规模,促进生猪市场供需平衡发展,稳定猪肉产品供应。在此过程中,规模大、生产效率高和综合成本低的现代化生猪养殖企业将受益于行业供给收缩、政府大力扶持和成本优势,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为抓住发展良机,多家现代化生猪养殖企业正在积极推进募集资金建设扩繁场和现代养殖小区项目。
在新五丰增发落空之后,牧原股份成为A股中首家完成增发的生猪养殖行业上市公司,其将以每股50.28元的增发价募集60亿资金,用于34个生猪产业化扩张项目(13个扩繁场和19个现代养殖小区)的建设。与此同时,雏鹰农牧、罗牛山、正邦科技和金新农等多家上市公司也相继发布生猪产业化扩张项目的募集资金建设方案,且雏鹰农牧于近期推出新一轮扩产并购重组事宜。
除首发超募资金和增发外,生猪养殖行业还有并购重组和债券发行等资本化途径。今年年初牧原股份完成26.61亿可转债发行,雏鹰农牧、正邦科技、罗牛山和金新农也相继筹划发行债券融资项目。此外,雏鹰农牧、正邦科技今年还相继启动重大资产重组,通过定向增发收购养殖业务相关资产,扩大业务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