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有企业有哪些?
2017年深圳市属国企的营业收入合计为3854亿元,同比增长6.2%;利润总额约为239亿元,同比下降13.3% ;净利润共计约187亿元,同比减少6.5%。
其中,深圳市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即市属国企)的经营状况如下表所示: 以上数据来自深府办函【2018】82号文 由上可见,除了深业集团和深圳地铁集团外其余企业的盈利情况都不太好……
不过这也很正常,毕竟国企的功能在于弥补市场失灵,当市场经济运行良好时国企就应当“退居二线”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但当市场经济出现波动乃至扭曲时,国企就必须挺身而出发挥兜底作用——因此我们看到在经历了十年黄金发展期后国内的国有企业在经济下行期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甚至承担了不少原本应该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这是非常值得称赞的地方。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目前各地都在喊着“做大做强国企”的口号但正如 @王守崑 所说,我国当前的国企还是属于行政权力为主导的企业,其运营仍然脱离不了行政体系的轨迹。我们所说的“做大做强”其实更多的是指规模上的扩大而非市场运作能力的提升。这种依靠行政力量“摊大饼”的模式必然无法真正激发市场活力从而难以达到理想的绩效。如果未来的国企改革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行政体系的路径依赖那么所谓的“市场化”只会是一纸空谈。
深圳国有企业在经济特区恢复改革开放30多年时间,深圳国有企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数量规模不断扩张,经营效益显著增加,竞争实力明显增强。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43家,比1979年增加了312家。2010年1-11月,企业资产总额5422.25亿元,同比增长39.7%,是1979年的1.48万倍,年均增长40.1%;实现销售收入1996.80亿元,同比增长43.0%,1988年以来年均增长29.8%;实现利税总额182.43亿元,同比增长91.7%,是1979年的490.2倍,年均增长19.1%;从业人数27.00万人,同比增长13.3%,1983年以来年均增长8.6%。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深圳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突出成绩,成为全国国企改革的试验田和排头兵。一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重要成果,“小而全”、“小而散”的状况得到根本好转,国有经济已逐步集中到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2010年1-11月,国有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占国有经济总量的96.3%和96.6%,从业人数占全市国有经济从业人数的52.4%。二是国有经济实现了由旧体制向新体制的本质转变,现代企业制度已基本建立。2010年底,已完成规范改制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52家,其中191家企业进入股份制公司运作,占全部国有企业的53.0%。三是国资管理体制得到理顺,国有资产管理效能得到提高。从2004年开始,深圳国企全面推行国资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构建授权经营、专业运营和监督评价三大国资管理平台。到2010年底,全市共有国有独资的集团企业5家,国有股权独资的投资控股公司2家,国有股权相对控股的投资控股公司3家,三家国资管理平台共持有428家国有股权企业55.7%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