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文革中国会崩吗?
说一个你可能不爱听的,但是是事实。如果没有文ge,中国大陆的人均预期寿命不会有明显的增加;反之,有了文ge,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可以增长十三年(从1975年到2008年)。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文ge的本质是一场清除异己、巩固执政党的政治运动。在七十年代,中国在经济上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另一个是全面放开市场,大力发展轻工业和农业。前者需要进口大量能源资源,扩大钢铁、有色金属等重工业生产,后者则相反。哪一个更有前途呢?当时国内学术界有“两弹一星”的论调,认为为了国家安全必须发展核武器和中程导弹,为此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牺牲经济发展的速度。事实上,在七十年代,中国的财政收入有三分之一用于军费开支,而当时的军费开支主要用在了研制核武器和战略攻击性武器上。
如果沿着这条路线走下去,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速度可能会更慢,因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要素——特别是资本——要大量投入军事重工业领域,造成资本边际报酬率下降,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当然,重工业搞好了也能提高生活水平,不过那得另当别论了。 而文ge中受冲击最大的是重工业系统,尤其是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据统计,在被破坏的企业中,60%以上是国计民生意义重大的基础性产业,如冶金、化学、汽车等。其中很多后来并没有真正恢复元气,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比如钢铁产量一直到现在都只有9亿吨左右,比十年内乱前减少了足足一半。
所以你说,如果没有文ge,会不会出现另外一个局面,中国经济发展会快一些?
这是个有点大的问题。我的理解是1949年建国后中国在内政外交领域,始终贯彻的是阶级斗争的基本路线,所以才会有土地改革和镇反运动,三反五反运动,抗美援朝战争,对帝国主义侵略行径的反对,而文革,不过是阶级路线斗争在内部的延伸。
文革的爆发,不是像造反派、红卫兵所说的是“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而是最高领导人决策上的失误,加上毛泽东晚年,对党内“修正主义”忧心忡忡,而产生的大革命。
其实,随着1965年“四清”运动向农村的扩展,阶级斗争的矛头已经从基层、从农民身上,慢慢的转到了干部身上。而刘少奇、邓小平提出,不能将“四清”运动的矛头向干部转移。
“四清”,原意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后来增加了清阶级、清思想、清组织、清干部。毛泽东不满意,“四清”运动没有像农村大跃进时那样,搞成群众运动,于是“四清”变成了“清四”,也就是“清阶级、清思想、清组织、清干部”,矛头直指“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1965年10月,毛泽东在对从湖南、广东、河北等地回来的干部谈话时说:“我看有三件事要做:第一,抓路线;第二,抓领导班子,就是抓干部;第三,抓人,一批有代表性的坏人。”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文革时的“打倒、揪斗”不是空穴来风,是最高领导人有意提出来的。
毛主席在1965年11月,看了姚文元写的批判沪剧《纪圣庙》(后来演变为《十六条记》)后,觉得很有激情,指示发表,于是在11月10日《解放日报》上公开发表(后来上海文艺出版社等家出版社联合出版时,名字叫《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拉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所以说姚文元的这篇文章,才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被“打倒、揪斗”的导火索。而毛主席在1966年2月亲自主持写成了《五.一六通知》,成了文革的纲领性文件。于是在1966年5月16日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
从上面的经过可以看出,文革是最高层一手组织发动的,不是群众自发的,文革最初的靶子就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所以很多老一辈革命家成了文革的靶子,成了所谓“反革命右派”。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你的假设的前提是错误的。文革不是阶级路线斗争的“倒班制”,所以“没有文革中国会乱吗”,本身这句话就是错的。1949年起,中国就进入了一个阶级路线斗争的周期,如果一直延续下去,文革以后还会有“文革八七会议”、“文革九五大业”,中国将永无“天下太平”时。
文革是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这个名字是姚文元起的,“文化大革命”在姚文元笔下是“无比正确,无与伦比”革命,在造反派笔下是“开天辟地、翻江倒海、惊天动地、改天换地、翻江搅海”的“革命高潮”,可是文革后,中共将文革定义为“内乱”,是“十年动乱”、“十年浩劫”和“十年灾难”。
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先后有7200万人参加“革命造反串联”,有4.5亿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其中4000万人被打成了“反革命”和“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现行反革命”、“阶级异己分子”、“走资派”,全国有100万干部被撤职,其中有10万干部被打死、打残。全国有2000万知识分子遭到批判斗争。全国有100万名党政干部被关进“牛棚”,其中30万人被迫戴“大帽子”,1000万人被游街示众、斗殴、毒打成残,有30万人被批斗致死。
以上数字足以说明文革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有多深重。所以说,没有文革中国当然不会乱。
文革后的历届中央都非常重视阶级斗争,都把阶级斗争作为治国理论。这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