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报有哪些?
我国目前只有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这两个官方媒体发布政报,其他任何机构都是假新闻。 其中,《中共中央文件》(中发〔2017〕32号)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停止公开报道和发布以“通知”形式发放的各级党政机关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6〕54号)第三十三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务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对可能引发重大公共事件的政务舆情,要迅速开展分析研判,经本机关主要负责人或者分管负责人批准后予以回复。
现在只有两个渠道能看到中央文件和重要决策:一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正式文件;二是各主流媒体报道的涉密内容。前者可以在各大官网查阅,后者需要仔细研判,不一定总能找到。 比如,今年2月份,外交部官网发布题为《中国外交官的自信与风采》一文,引用驻法大使鲁培康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的话。
文中写道:“最近,关于疫情,有一些外国媒体和机构故意抹黑中国,说‘中国是全球疫情的失控者’,还声称‘全世界都应该质疑北京的疫情数据’。面对这些无端指责和中国威胁论,作为驻法大使,我有权有义务表示强烈的抗议!” 这表明,在特殊情况下,外交部发言人可以代表中央发表意见。
再如,近日,有媒体援引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消息,港府发言人表示,对于在“修例风波”中涉嫌触犯香港国安法的4名港籍人士,国家有关部门将按照有关程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最高人民法院宣判。
上述人物和事件在舆论场引起较大关注,但若要深究细节,又可能陷入无限循环。因为,一方面,根据现行法律,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另一方面,法律也允许法院依据具体情况决定披露案件信息。至于究竟哪些属于国家秘密、哪些属于依法不予公开的案情,则由负责审理案件的审判人员自行判断,且无需说明理由。
在现有框架下,公众能看到的关于国家秘密案件的信息非常有限,甚至可能存在大量想象空间。这也正是司法的“神秘”所在吧。 当然,如果非要把所有官方和非官方的信息都过滤一遍,也是有可能找到一些线索的。
比如,前一阵子,有媒体报道称,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被双开时,指出其“搞政治攀附,参与迷信活动”。网友发现,该报道引用的文件是《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而搜遍全网,也没有找到该条例关于“迷信”的相关表述。
于是,有网友猜测,所谓的“迷信活动”是不是指求神拜佛、算卦看相呢?若真是如此,那可真是有点搞笑了。 后来,又有媒体重新报道此事,称盛松成是因为信口开河、胡说八道而被批评的。这样的说法看上去更加可靠,但也存在一个问题:明明前面报道中已经指出的问题,为何后面要避重就轻、改头换面地再提一次呢?到底是记者不懂规矩,还是领导要求如此?真是个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