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股利有几种形式?
1、现金股利,这是最普遍的股利形式;
2、股票股利,如果公司资本金增加,而发放股票股利,则每股净资产减少;反之,如果公司财务状况良好,但发放现金股利,则每股净资产增加; 还有一种特殊形式的股利——负股利,这种情况一般是当公司经营业绩欠佳时,为了降低每股净资产,维持投资者的信心,而采取的一种“减员增效”的举措,即减少现金股利的发放。
3、财产股利。以公司的厂房设备等作为股利向股东分配。这种方式多适用于破产清算的企业。 4、债券股利。将应付利息转为股份,实行利息股利化,即在利润分配中,不支付现金股利,而是按规定的利率,将应支付给投资者的利息计入成本,从下一营业年度起,用新增的利润逐步冲减利息支出,直至全部冲清为止。
股利(或称红利、股息、分红),是指公司向其股东发放的利润,是股息和红利的总称。股息是股东按持股比例从公司利润中分取的部分,通常按固定数额或固定比率分取,有现金股息和股票股息两种方式;红利是在股东按约定或固定比例分取股息以后,再参与公司利润按比例分成,一般与普通股有关。由于股东参与红利分配,实际股息往往随公司利润多少而定。实际上,两者并无原则区别,人们通常不严格区分,而将两者合称股息或股利。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制度的不断改革以及股份制度的日益普及,股利政策已经成为公司财务决策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支付股利是股份制企业对投资者的付出的一种回报,是现代企业进行筹资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支付股利又是实现股东权益收益的最重要的途径。因此,股利政策成为联结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企业与社会公众关系的重要纽带,成为股份制企业向公众公布其财务状况的一个重要窗口。所以,研究股利政策,确定合理的股利支付形式与支付水平对于股份制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繁荣都极其重要。股利支付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现金股利。现金股利是一种常见的且最主要的支付形式。由于支付现金股利需消耗企业的现金与流动资金,因此,它受到企业现金流量及流动资金状况的制约。通常,只有盈利稳定且现金充裕的企业才能支付现金股利,支付现金股利是股东实际收益的有效实现形式。
2、财产股利。财产股利是以现金以外的资产作股利的支付形式。主要是以公司所持有的其他企业的有价证券尤其是子公司及其他关联公司的有价证券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实物资产的财产股利逐步减少,而以有价证券为主,因此,财产股利一般已演变为股票股利。
一般地说,支付现金股利需消耗企业资源,从而会减少企业的价值,而发放股票股利和财产股利不会减少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和企业的价值,只是对股东权益的内部构成和企业流通在外的股票数量产生影响。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股利支付形式的选择除受到企业经营和财务因素的制约之外,国家的税收政策和证券市场的状况也是不容漠视的重要影响因素。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格雷厄姆就指出,股利决策有五个可能受影响的因素,其中第二和第三两个因素就是“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的影响”,以及“在股票分割和股利分配之间选择”。
股票股利是无经济实质的一项分配政策,它对于公司的股东而言,只是把应分给股东的股票转给公司自身所有,而股东没有因此得到任何现实价值的分配。因为,股票股利的分配行为,并没有使公司的资产总额和净资产减少。它只是股东权益内部在项目上的变化,使公司的股本增加,同时减少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股
票股利不能为公司造成现金流量的流出,但它能影响公司现金余额。发放股票股利会使普通股股数增加,将使每股价格下降,但对股东而言,价值总数并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