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能过剩吗?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产能,什么是产能过剩。 产能其实是指生产能力的潜在能力。比如说我有100亩地,如果种玉米的话,每亩地每年可以产出1000斤粮食(产量);如果改种棉花,虽然我每亩地的投入和产出都相同,但是我的产能是每亩地2500斤棉花。这就是说通过调整我的生产能力结构,我可以满足两种不同商品的需要。 所以产能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反映的是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适配关系。而产能过剩则说明在现有市场机制下,由于某些行业供给大于需求,导致这些行业出现亏损甚至倒闭的现象。
从这一层面来说,目前我国的钢铁、煤炭等基础产业确实存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以铁矿石为例,国内现在每年铁矿石的需求量大约是10亿吨,进口量大约7亿吨,国产矿石2.5亿吨。而国内目前的铁矿石产能却是30亿吨。所以,只要国际上不缺铁矿砂,我们可以源源不断地用进口的铁矿砂来弥补国内的供需缺口。当然,钢铁行业的产能还有大量的过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为7.98亿吨,同比增长6.7%。
一方面,我们的产能可以满足现有的和国际市场上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还有很多过剩的产能。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扩大产能呢?当然不是!这里就需要引入另外一个概念——比较劣势。就是某个行业尽管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但是如果进口该行业的产品能够带来较大的贸易顺差或者减少外汇流失,我们仍然应该鼓励出口,减少进口。比如说2014年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已经分别达到了61.6%和13.9%。到2015年上半年,我国原油和天然气进口金额分别增长了24.9%和19.2%。也就是说我们在增加对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要鼓励国内相关行业的产能扩张。因为这样一可以减少外部风险对国内行业的冲击,二可以增加税收和就业。
总之一句话,只要我们保持经济中合理的产能过剩,并且将产能过剩的行业锁定在国内贸易和外资竞争较弱的领域,这种状况是可以接受的。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经济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