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在哪?

冯绍忱冯绍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认为经济发展的潜力,首先在于14亿中国人民的消费能力 ,如何能让这14亿人都变成富人,这似乎是个不可完成的任务;其次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拥有的全球最完整产业链,低附加值产品加工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高附加值产业正在不断崛起(例如高端芯片、制药等),但这需要时间;第三就是中国的土地和资源 ,如何在不伤害生态坏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土壤与矿物资源,减少对土地的占用,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经济课题。 现在大家都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是靠投资 和出口拉动的,其实消费一直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是最高的。

20世纪90年代中国GDP年均增长率能保持在8%以上,当时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平均在60%左右,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75%左右。到2013年,这一比例下降到了33.3%和59.4%,虽然年均增长率达到9.6%,但潜在增长率显然已经被透支了。

如果要从长远来提高我国经济的增长潜力,最根本的还是要扩大居民消费,尤其是居民收入。21世纪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曾经迅速扩大,尽管现在已经有所好转,但仍然处在历史较高水平上。要真正让13亿人民都成为“有钱人”,任重而道远。

除了居民消费以外,基础设施的投资也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方面,这几年基础设 施特别是铁路、公路、水库建设大大不足,因此每年很多资金投入基建行业都是有道理的。另外,科技研发投入力度还不够,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有待激发,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最后就是环境保护,现在我国很多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做法应该及时得到纠正,走中国特色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好绿水青山。

双钰辰双钰辰优质答主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潜在增长率以及相应的现实经济增长率有可能出现一定下降;但从长期看,投资仍有很大潜力。

从潜在需求看,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领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到30平方米,而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还不到18平方米,因此在住房方面存在较大的升级需求;虽然我国城市化率超过50%,但与美日英75%—80%的城市化率相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城乡、区域间,无论是社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还是经济基础设施(路网、水网、管网等)均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在经济与社会领域之间,投资于社会领域也有利于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这些都存在较大的投资潜力。

从潜在供给看,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信息、生物科技的产业化进程才刚刚进入中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高端技术和产业、与城市相关的生活服务业、与信息和生物技术产业相联系的新技术和产业,才刚刚起步。

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和高端化,从而又产生对供给的质量、品种和效率的要求,并推动生产和服务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和服务升级换代,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进而提升经济竞争力和整体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需求市场,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有最大的人才储备,有日趋完善的经济与社会基础设施,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制度化积累,有不断提高的科学教育文化水平,因此,具有推动供给持续增加的条件。

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还存在很大潜力。在新的发展阶段,需求潜力释放和供给能力和效率的提升依赖于体制和结构改革,依赖于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转变,释放需求侧潜力需要加快收入分配改革,转变经济发展理念,提升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的水平;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和效率需要加快国企改革、投融资改革、金融改革以及资源价格改革等,从而破除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

在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不再过度依赖于物质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而更多的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依靠制度完善和结构升级,依靠文化建设和道德规范,因此,投资也将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四位一体”的投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