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降准?
先简单明了的回答,为了刺激经济下的大放水 再详细的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明确一点,所谓的降准是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而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按规定缴纳的税款和交纳的保费,其比例一般由央行决定。也就是说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银行的资金成本。进而影响社会的融资成本和流动性。
我们都知道市场经济下利率是货币的需求(利息率)与供给(融资成本)的函数。而在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两大类。其中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税收政策和公共消费等。金融政策则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
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还在进行中,所以金融政策中的利率仍然是调控的主要目标。通过调节利率的水平可以影响资金的供需。但利率水平是一个相对被动的变量,因为它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较大;此外利率对成本的反映存在时滞现象所以在短期内难以见到效果。这时候就可以考虑使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个工具了。
需要注意的是央行提高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金融机构的,不是个人和企业。所以不会对市场产生“大水漫灌”的效果。只会改变市场的资金成本和流动性。当然如果央行采取定向降准的方法那么影响范围会更小一些。 但这次央妈明显没有打算这么温柔。因为这次降准0.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还意外地取消了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这两大利好可谓是大大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首先,全面降准意味着市场上的钱变多了。流动性的边际供给大幅增加。这对于当前低迷的经济而言无疑是“大水漫灌”了。很多投资者可能会担心大量货币供应会造成通胀。但从历史数据来看,通胀并没有随货币供给出现大幅回升的迹象。而且这次降准是面对所有金融机构的,并不是针对某一类主体。因此很难通过紧俏的商品价格来传导通货膨胀的压力。反而随着货币供给的增多,企业经营活动的增加。商品的价格应该会有降的空间。因此本次降准对物价的传导是下行效应。
其次,取消存款利率上浮限制也是一大亮点。对于储户来说之前存定期的时候利率最高只能上浮40%。但现在不同了,以后可以在基础利率上上浮30%甚至更高。这对于百姓存款的收益是有很大的提升的。尤其是近年来基础利率不断下降。这种收益上的提升实际上是在变相缩小存款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从长期来看应该是有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