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粮食进口吗?

段鸿俊段鸿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国是世界最大粮食进口国,2018年进口量高达1.13亿吨,而出口量仅为298万吨,进出口逆差达到了1.1亿吨! 2017年我国进口了8645万吨大米、面粉等谷物类粮食,比上一年增加了22%;进口玉米1965万吨,增加了一倍多;进口大豆6757万吨,同比增长29%,进口肉、蛋、奶等农副产品1.15万亿,增长6.1%。 这意味着,每年约1.1亿吨的粮食从中亚、东南亚等地通过海运或者铁路运输进来。

虽然每年都要进口的粮食数量庞大,但是与国内庞大的需求相比,还是显得“微不足道”。因为我国人口大约为13亿,每年消费的食物总量大约是7.5亿吨(13亿人口*每天平均消费食物量=总消耗),其中粮食(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约为5.5亿吨,肉类(牛、猪、鸡等禽畜)1.8亿吨。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我国每年的粮食进口并没有那么夸张,只是国内产量无法满足所有人对粮食的需求因此才需要从外国低价购买。

当然除了需求量巨大之外,我国的粮食生产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亟待解决。首先就是种植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的粮食作物中一半是水稻和小麦这两种主食,而富含淀粉的土豆和薯类等杂粮只占2%左右,这意味着我国需要大量进口富含淀粉的杂粮来满足市场。另外就是耕种效率低,目前我国一亩地平均产量大约能到500公斤,而国外一些农场土地利用率高,同样一亩地产量能达到2000公斤以上。所以虽然我们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粮食,但是由于这些粮食都是粗放型种植,我国可以在减少进口的情况下实现粮食安全。

令狐怀开令狐怀开优质答主

近年来,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饲料用粮消费需求,我国玉米进口量快速增长,在弥补饲用缺口的同时,部分企业利用价差进入终端食品消费市场,增加了我国粮食总量和结构性矛盾,给玉米产业安全带来压力和挑战。为此,2016年我国适度上调玉米关税配额,并加强配额外玉米加工管理,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有效实施临时收储和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政策,合理引导农民调整玉米种植结构。预计下半年产需有望实现平衡,过度依赖用粮大县补贴政策推动市场运行的情况将得到有效缓解。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国家战略物资,棉花种植直接关系到我国棉农收入和国内棉纺织等重要产业发展。受进口棉配额外价差较大,国内需求萎缩等影响,2015年7月1日起,国家停止实施棉花进口滑准税,转而恢复实行3%的从量税制度,棉花进口税率为较低水平,对国际棉花的吸引力较强。2016年,棉花供需产需差进一步扩大,受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区域面积下降、单产提升带动棉花产量增加,棉花进口价低于国内价影响,2016年上半年棉花实际进口量增长了1.1%。后期,随着国际棉价的波动变化,棉花进口量可能进一步扩大,给国内销售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带来压力。

在保护关税原则下,我国对大米、小麦、玉米、棉花和食糖等重要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政策,即在一定关税配额内进口农产品适用较低的配额内税率,超过配额部分适用较高的配额外税率。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生产和市场,实现基本口粮自给的粮食安全目标。2016年国家继续对小麦、大米、玉米三大谷物和棉花、食糖实行进口关税配额管理,配额内进口税率按1%,配额外进口税率分别从15%—25%,65%—95%,50%—350%不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