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雾霾治理需要多久?
说治本可能还有些远,但减少污染排放还是可以努力一下的。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会产生雾霾? 大气当中含有2000多种气体和颗粒物,而大气中的气溶胶(Aerosol)是指那些能以固态或液态悬浮在大气中,对天气、气候具有直接影响的所有微粒的总称,它们是大气的成分之一。这些颗粒物有天然来源,如火山喷发、森林大火等;也有人为来源,如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煤、石油、天然气等)、垃圾焚烧、汽车尾气以及化肥农药的使用等等。
虽然天然成因的风暴灰尘和火山灰经常进入平流层,但是大部分气溶胶还是来自于人类的活动。目前对气溶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类危害极大的致癌物PM10和PM2.5上。
根据中科院大气所吕达仁院士等的调研报告,我国近十年来的研究认为: 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是造成我国PM2.5超标的重要因素,应优先控制PM2.5的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的挥发也是重要的前体物质,应加以严格控制。 从上图可以看出,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工业生产的挥发性物质的排放对PM2.5的贡献率非常高,也就是说,想要减少PM2.5,这两个途径的减排必不可少。交通运输的排放也需要引起重视。 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限制高耗能产业 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提倡节能出行 多措并举 防治雾霾 然而,在已经实施这一系列举措的情况下,北京雾霾仍然在全国率先严重爆表,可见雾霾的形成不是单一因素所致。
人们对于雾和霾的区别并不了解,常常将二者混为一谈。其实,雾与霾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理现象。 但从环境的角度来看,二者的形成过程不同,所带来的危害也大相径庭。
气象学家是这样解释“雾”的形成过程的: 当空气接近饱和,并达到过饱和状态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便会凝结成水滴,这叫做「蒸汽凝结」。 当云中的水滴减小到一定大小,地面又具备足够的凝结核时,水滴便下降到地面,这就是「水汽凝结」。 而「霾」的形成则要复杂得多,因为它是由大量的烟粒等微小颗粒组成的。 在大气比较稳定的状况下,这些小颗粒可能会随着大气循环而四处游走。 但是,当大气流动产生风的时候,小颗粒就会随气流向下沉积,此时就容易引起霾。有时即使没有降雨,路面也会有积水。 这就像是在烧水的过程中,水蒸气遇冷会先变成水滴落下,而当水温继续上升,水蒸气就会变成水珠浮于水面。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微妙的,气象学家也一直在进行着相关的研究。